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李桂英.pdf

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李桂英.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4卷,第2期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Vol.44,No.2,pp27-34

2023年2月Chinese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RegionalPlanningFeb,2023

doi:10.7621/cjarrp.1005-9121.

·研究报告·

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

构建与应用*

122341

李桂英,柯福来,朱凯,董立,邹金秋,游光霞,

11※3※

王智,韩粉霞,程汝宏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1;

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沈阳110161;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石家庄050035;

4.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目的]高粱是我国重要的多用途旱地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广,生态条件复杂,栽培方式多样,

因此,构建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品种选择、种植规划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方法]文章通

过文献研究、生产调研和专家问卷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层次结

构;利用德尔菲法,利用橙子办公软件设计调查问卷,借助专家微信群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专家问

卷调查,使用SPSSAU优序图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根据反复征询意见,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判分原

则和标准,按综合得分将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分为适应(≥90分)、较适应(76~89分)和不适应(≤75分)

3类。根据所建评价方法对适应性评价试验中6个代表性品种,对其在6个地区的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评价。

[结论]证明结果符合实际。

关键词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指标体系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S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21[2023]02-0027-08

0引言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地作物,具有食用、酿酒、饲用、能源、青贮用等多种用途[1],常年种植面积在

2

70万hm左右。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但主要以东北高粱生产区及西南高粱生产优势区为主导,华北、西北

高粱生产区为补充。东北高粱生产区主要涵盖吉林、内蒙古、辽宁和黑龙江,占全国生产面积50%以上;

西南高粱主产区包括四川、贵州和重庆,占全国生产面积的30%左右。华北、西北的山西、河北、甘肃、

陕西、新疆和山东占全国生产面积的15%~20%[2]。高粱生产区域广,生态条件复杂,栽培方式多样,用途

广泛,因此对品种的适应性、专用性要求较高,高粱品种在示范推广等环节一直存在盲目跨区推广等一

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缺乏一套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的指标体系[3-5]。

品种生态适应性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常用的一般是狭义的生物学意义上的适应性。而广义的

品种生态适应性应当是生物学适应性、生产适应性和市场适应性的统一体[6]。多年来,育种工作者品种更

多关注的是生物学适应性,而生产者更关注是生产和市场的适应性。文章在借助现代办公手段广泛调研

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等方法建立了一套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

价方法,以便为高粱品种选择和生产布局提供科学参考。高粱类型多样,该文所制定的标准体系,只适

收稿日期:2022-01-19

文档评论(0)

147****46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