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教学设计(3个课题+1个活动).docx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教案教学设计(3个课题+1个活动).docx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9页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三单元\o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教学设计(3个课题+1个活动)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不仅是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桥梁,也是学生理解物质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基础。教材通过生动的实验、形象的图示和严谨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分子和原子的存在、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章内容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教材编排由浅入深,逐步深入,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初步建立起微观世界的概念框架,为后续学习化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设计《分子和原子》的教学时,我遵循了“情境导入一新知讲授一实验探究一巩固练习一总结反思”的教学流程。首先,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其次,结合实验现象和多媒体辅助手段,直观展示分子和原子的存在与性质,帮助学生建立微观世界的概念;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分子和原子的奥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接着,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升解题能力;最后,通过课堂总结和反思,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培养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双重目标。

三、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认识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运动性、分子间的间隔以及分子的构成等,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科学思维: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科学探究与实践: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包括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等。

科学态度与责任: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四、教学重点

重点:分子、原子的存在及其基本性质。

五、教学难点

难点:分子、原子行为的微观表象的形成,以及如何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一、引入新课(约5分钟)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活动:

生活实例引入: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远处的花香?”或“为什么水蒸发后看不见了,但水还在?”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多媒体展示: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图像、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等图片或视频,展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能够观察到分子和原子的存在,从而引出新课内容。

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强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内探究

二、新知讲授(约20分钟)

目的:使学生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性。

活动:

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解释“保持化学性质”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含义。

分子的特性: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通过比较一滴水中水分子的数量来说明。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演示浓氨水使酚酞变红的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分子间有间隔:通过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的实验来说明。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构成,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如氧气分子由氧原子构成),不同种原子也可以构成分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实验探究(约15分钟)

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分子的特性。

活动:

浓氨水使酚酞变红的实验:

实验步骤:在烧杯A中注入20mL蒸馏水,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在烧杯B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溶液颜色无变化。

结论:说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从烧杯B中运动到烧杯A中,使酚酞溶液变红。

水和酒精混合实验:

实验步骤:用量筒分别量取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观察总体积。

实验现象:总体积小于200mL。

结论: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四、巩固练习(约10分钟)

目的: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分子和原子概念及特性的理解。

活动:

选择题和填空题:设计一些与分子和原子相关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完成。

解释生活现象:让学生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热胀冷缩、物质的三态变化等。

自学质疑:自学教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