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大学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曾子作。提出明明德、亲
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宋代
程颢、程颐兄弟从《礼记》中把它抽出,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至南宋淳熙年
间(1174-—1189),朱熹撰《四书集注》,将它和《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第一章
作者:曾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
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作者:佚名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
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
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
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
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
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
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
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
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
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
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
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
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
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
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
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
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
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作者:佚名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
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
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