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pdfVIP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

导读:本文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仅供参考,如果

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内容提要:本世纪30年代引进革命文学理论与80年代以来大量引进

西方文论的比较:话语的硬性封闭和弹性派生,从一元延续到多元共生。

追逐新潮,多元话语交织,中国当代文论话语和范畴的断裂和错位。引

进理论,解读经典文本,不应简单地求同,而应着力在求异之中达到突

破和创造。

80年代初期以来,引进西方文论的潮流,可能是五四新文学运动

以来规模最为宏大,成就最为壮观,对我国文论建设的促进最为巨大的

一次。它结束了我国的文学理论自我封闭、自我窒息、自我医学专用

的危机状态,推动我国文论的高速发展,在现代化尚未实现的中国创造

了与西方后现代思潮“超前”接轨的文化奇观。

但是,西方文论如此高速的引进,也带来了苦涩的困惑。世界上不

存在任何完善的理论,任何一种权威的理论话语都有其澄明的一面,又

有其障蔽的一面。我们的任务就是消除障蔽。

问题在于如何消除这种障蔽。中国古典文论向现代转化的命题的

提出,提供了一条途径。但是,古典文论的“转化”,对于西方文论来说,

就意味着不是求同,而是求异;“现代转化”,对于古典文论来说,也不

是简单求同,而是求异。但是,作纯粹理论的回答,是无力的,因为每一个

范畴的派生,都意味着文化历史语境和思维模式的反复搏斗。本文试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图通过中国现代文论引进的两个阶段的比较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话语的硬性封闭和弹性派生

30年代的文论家引进革命文学理论,是为了解决文学的问题,但

是,革命文论话语中,充满了哲学的普遍规律,作为普遍的大前提,并不

能演绎出文学的特殊规律来。“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之所以遭到

否定,就是因为,它窒息了文学形象的特殊性①。早期的革命文学理论

家不是正视矛盾,而是以理论的话语权威,来消解这种矛盾。共同的倾

向是,但求其同,拒绝或者藐视明显与之相异的文学现象,即使感觉到

了障蔽的存在,也不惜歪曲,将其纳入现成的有限话语之中。钱杏眓的

《死去了的阿Q时代》,强行求同,硬性歪曲,可以说是这种倾向的代表。

求同的最幼稚的形态,就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照搬,把复杂的文学现

象看得简单了,以为一切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就连鲁迅也一度以为读

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就解决了文学史家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

其后果是理论本身的生命遭到了极大的威胁。

这就不能不逼出来另一种倾向,那就是从革命文论的话语进行着

重点的转移和话语的派生,以求得理论和文学的矛盾的缓解,激活革命

文论的生命活力。但是哪怕是微小的调整,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今天我们即使反复阅读胡风与周扬当年关于典型的争论,往往很

难抓住要领,就是因为,他们二人在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上,并没有

根本的冲突,胡风也并不想突破这一对经典理论的框框。只是周扬把

重点放在社会的、阶级的共性上,胡风把重点放在个体的个性上。周

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扬说,典型就是阶级的群体性和个性的结合,根本感觉不到二者之间有

什么矛盾;而把个体看得更重要的胡风却强烈地感到,不存在任何抽象

的阶级和群体,他强调共性只能是单个个体的共通性。在这个意义上,

他说,社会的群体的共性与个性不能相容。我们可能要为他们纠缠字

面,意气用事感到困惑。其实,困惑的不仅是我们,首先是胡风,他只能以

有限的话语说话,离开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他就没有话可说,但是就在

他没有话可说的地方,也就是所谓被障蔽了的地方,他感到了最重要的

东西:普遍的阶级性、群体性,是抽象的,无条件地肯定阶级的群体性,

正是导致公式化、概念化的根源,但是他又不能公然放弃群体性和阶

级性的话语,因而免不了吞吞吐吐,在用文字魔术的掩盖之下,把中心

向个体和个性倾钭②。范畴和话语的封闭还是开放,之所以成为争论

的焦点,原因在于一方认为:理论本身的权威就是生命力源泉。

从40年代到50年代,抽象照搬、硬性歪曲的求同倾向有所缓和,

从学术理论上来说,是比较软化了③。但是总的来说,仍然处于求同阶

段,每逢遇到理论话语与文学实践发生矛盾的时候,不是以文学特殊规

律去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文学理论话语,而是以哲学

文档评论(0)

158****66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