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doc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

摘要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对象,学校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注重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让个体的“小我”与“大家”融为命运共同体,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基因;学校德育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法》要求:“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1]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对象,学校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中,要注重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让个体的“小我”与“大家”融为命运共同体,进而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

一、家国情怀:爱国主义教育的本体溯源

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关键在于高质量涵育青少年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从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国家发展的伟大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底色和底气。”[2]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和关键。家国情怀培育的质量和方向,基本决定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质量。

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是个体对国家基于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而产生的情感、认同和追求。家国情怀既是一种认知,也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信仰,对于民族凝聚、国家统一具有重要价值。家国情怀培育的重点,是让青少年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在内心深处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情感上认同中国是自己的祖国,在认知上认同中国是自己的根。青少年家国情怀培育的质量,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深度和持久性。如果缺失家国情怀,即使一个人在法律层面是中国公民,但在心理倾向上则可能是一个“外国人”,在内心深处不会对中国有归属感和使命感,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对中国的爱国主义。

“我们的同胞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3]高质量和系统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国家团结和统一的坚实精神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生生不息,一贯高度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承担着推进国家统一和确保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要进一步强化家国情怀教育,把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铸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大精神基础。学校爱国主义教育要重点传承学生中华文化基因,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历史认同,在知识基础、价值倾向和情感精神上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家国同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表征

家国同构是中华民族治理国家的重要历史经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5]家与国都是家,国为大家,家为小家,家是国的细胞。家国共构、家国一体,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重要表征。

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明显的共同性,通过家国一体建设,实现优良社会建设和国家高质量治理。中国社会是由家庭构成的,每个社会个体皆是家庭分子结构中的原子,一切社会关系都需要从家这个最重要的社会单位去理解和定位。中国的个体是以家的分子的形式而存在的,这鲜明地有别于个体以原子形式存在的西方社会。中国的家的分子结构指在中国社会中,个体都以家为纽带,多个个体生活在一起,在精神、物质、文化、心理多个层面都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种家庭存在。[6]这是一种亲情、利益、心理的结合体。这种结合体既是中国人的心灵归宿,也是存在的基本形式。中国人认为人是所有社会角色的总和,如果这些社会关系都被抽空,人的价值和存在感就被蒸发掉了。[7]要了解中国的社会结构,最为核心的就是认识中国家庭的分子结构。“在东亚文化的中心地区——无论是东北亚还是东南亚,个人都在追求一种群体特性和身份,个人是作为某个群体的一分子,而不是从个人身份中得到肯定和认可,个人通过群体成员的身份来寻求安全感和价值。”[8]在中国社会思维中,国家是家庭的扩大,个体既生活在家庭中,也生活在国家中,这是家和国的共同体。这在思维上类似于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9]在中国,每个个体都是属于家和国的,国家、社会、个体三者本质上是三位一体的存在。

基于家国同构的思维,中国社会在伦理领域偏向于社群主义伦理。中国社会中将个体与社群视为一体,并在发展中将两者统一于社会的整体发展。这种融两者为一体的思维既能够积极促进社会建设,也能促进个体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重视社会的需求,从而带来两者的健康协调发展。在道德伦理领域,中国社会反对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