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赋能:校外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路径探索.doc

劳动赋能:校外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路径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赋能:校外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路径探索

摘要校外实践基地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盐城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基于自身实际,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凝练“自磨、自砺,赋品、赋能”理念,构建ACTION目标体系,引领劳动赋能理念落地;丰富载体建设,促进劳动素养全面养成;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劳动教育有效实施,为校外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实践样本。

关键词劳动教育;劳动赋能;实践基地;路径探索

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1],但当前不少校外实践基地的劳动教育仍存在目标缺失、载体匮乏、机制不全等问题。针对这一现状,盐城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积极探索校外实践基地劳动教育新样态,凝练劳动教育理念目标,搭建劳动教育载体,完善劳动教育机制,着力形成新形势下校外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的路径样本。

一、构建目标体系,引领劳动赋能理念落地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形态,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当前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凝聚劳动精神,习得劳动技能,是最基本的以劳育人目标。在开展劳动教育方面,校外实践基地有着大多数学校所不具备的机制优势、场地优势、资源载体优势及专业师资优势等,在目标体系的构建上有着更多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实施可能。为此,盐城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心经过多年探索,凝练形成“自磨、自砺,赋品、赋能”劳动教育理念及ACTION“劳动赋能”目标体系(见图1),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劳动、掌握技能,建立朴素劳动情感、坚强意志、工匠精神和创新活力,磨砺形成自觉自愿、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珍惜劳动成果等品质。[2]具体来说,ACTION“劳动赋能”目标体系包括六个维度目标:

一是“A”,即Ability,指生活技能目标,反映学生劳动能力的素养表现。中心开展的农业劳动和手工艺劳动等,不是为了培养具有农业劳作能力的农民和具有工业劳动技术、技能的手工艺者,而是着重以丰富的劳动体验,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掌握常见、实用的劳动方法,促进学生生活技能的提升,增强学生应对当下及未来生活问题与挑战的能力。

二是“C”,即Creativity,指创新创造目标,反映学生劳动创新精神的素养表现。中心在课程设置及劳动体验中,注重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融入与应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方案,解决真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活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三是“T”,即Teamwork,指团队合作目标,反映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素养表现。中心设计了系列团队合作式劳动项目,注重组内分工与合作,引导学生认识团队合作对于完成劳动任务的重要意义,激发团队合作意识,掌握团队合作方法,共享团队合作成果,形成团结合作的良好习惯和优良品质,提升学生社会协作能力。

四是“I”,即Idea,指劳动观念目标,反映学生劳动观念的素养表现。中心通过晚间微课堂和劳动前培训等,为学生系统讲解劳动知识、节气文化和劳模故事等,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辛苦与快乐,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对于个人生活、家庭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人类发展的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3]。

五是“O”,即Obligation,指责任意识目标,反映学生劳动习惯和品质的素养表现。中心设置了有一定强度的劳动课程,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形成尊重普通劳动者,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的坚强意志和朴素情感;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活动,引导学生在获得“财富”的过程中体悟“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增强学生以劳动书写幸福人生、以劳动建设美好社会的责任意识。

六是“N”,即Nationality,指民族(传统)文化目标,反映学生劳动精神的素养表现。中心在劳动实践课程中融入传统农耕文化和沿海垦荒故事等,引导学生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内涵与意义,浸润形成基于劳动实践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及蕴含其中的劳模精神、工匠品质。

ACTION“劳动赋能”目标体系以“劳动实践”为体、“劳动教育”为用,充分体现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基本属性,为中心课程体系建构、资源体系建设和劳动教育实践等指明了方向与目标,着力促进新时代青少年劳模精神、工匠品质的养成,“使每个青年男女都能在道德上、智力上、实际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劳动的准备,发展个人的素质、意向和才能”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