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缺陷病【74页】_20212550.pptx

  1.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

免疫缺陷病及免疫增生病

(immunodedeficiencydiseases,IDD);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disease,IDD)

免疫系统任一成分因先天发育不全或后天因素所致的缺失或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以感染为主的一组综合征。;免疫缺陷发生原因;免疫缺陷病一般特征:

①感染:最常见,主要死因。(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细胞免疫应答缺陷:真菌、病毒、胞内菌、原虫

体液免疫应答缺陷:化脓性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②伴发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

肿瘤发生率:T细胞免疫缺陷者正常人100-300倍

自身免疫病(SLE、类风关)发生率高于正常人多倍。

③多系统受累和症状的多变性:累及全身。

④遗传倾向:原发

⑤发病年龄: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儿童居多,50%。

继发性免疫缺陷病:AIDS:成人居多,男女。;分类;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

Bruton病

2.选择性IgA缺陷病

3.选择性IgG亚类缺陷病

4.性联高IgM综合症(HIM)

5.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commonvariableimmunodeficiency,CVID);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损类型;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X-linkedagammaglobulinemia,XLA),Bruton病

染色体:Xq21.3-q22Btk(Bruton酪氨酸激酶基因)突变。

转录:B细胞Ig轻链基因重排和表达缺陷。

细胞:B细胞不能发育成熟。

症状:反复化脓性感染。;性联无免疫球蛋白血症(XLA)

Bruton病;;3.选择性IgA缺陷(selectiveIgAdeficiency)

最常见选择性Ig缺陷,IgA(sIgA)低,IgG、IgM正常或略高,无症状或轻度肺部感染,少数伴自免或超敏反应性疾病。

4.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不典型免疫缺陷)

(Commonvariableimmunodeficiencydisease,CVID)亦称获得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反复感染、血清Ig偏低和体液免疫障碍。;X染色体免疫缺陷;;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DiGeorge综合症);无胸腺的裸鼠是T细胞选择性缺陷的天然动物模型;2.TCR信号转导障碍

①CD3γ-链缺陷;②CD3ε-链缺陷;③ZAP-70。;(三)联合型免疫缺陷

(CombinedImmunodeficiency,CID)

;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SevereCombinedImmunodeficiency,SCID;;;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A2.淋巴细胞不发育:

编码??组酶活化基因(RAG1,RAG2)(11p13)突变导致TCR和BCR基因不能成功重排和表达,引起SCID。

A3.MHC-I类分子缺乏:TAP突变。

A4.MHC-Ⅱ类分子缺乏:又称裸淋巴细胞综合症(barelymphocytesyndrome),为启动Ⅱ类分子转录的CⅡTA(16p13)和(或)RFX-5(1q)缺陷导致。;A5.腺苷脱氨酶(ADA)和嘌呤核苷

磷酸化酶(PNP)缺陷引起SCID;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缺陷;B: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C:Wiskott-Aldrich综合症(WAS);(四)吞噬细胞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Chronicgranulomadisease,CGD)与辅酶Ⅱ(NADPH)氧化酶突变或缺失有关。

常隐:辅酶Ⅱ氧化酶中47kD和67kD缺陷。

表现:细胞呼吸暴发受阻→缺乏杀灭吞入微生物的过氧化物→微生物持续存在于吞噬细胞,刺激CD4+T细胞,肉芽肿形成。

症状:对低毒力的过氧化氢酶阳性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易感。;;;2.白细胞黏附障碍(Leukocyteadherencedeficiency,LAD)

病因:常隐,LAD-1CD18(整合素β2链)基因突变,LFA-1、CR3和CR4缺陷。

LAD-2中性粒细胞的Sialyl-LewisX缺乏,为血管内皮细胞的E-选择素配基。

表现:白细胞黏附障碍,反复化脓性感染。;白细胞粘附障碍(leukocyteadhesiondeficiency,LAD);(五)补体系统缺陷:;补体调节蛋白缺陷;PIG-A基因;继发性免疫缺陷病(AIDorSID);原因

物理(辐射)、化学(药物)、生物(感染)、营养不良、疾病(肿瘤)、大型外科手术等。

共同特征

多有明显病因,诱因解除多可自行恢复。

多种诱因可引起同种SI

文档评论(0)

wuanbds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