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建筑学培养计划.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教学目标

本专业培养建筑学领域素质高、能力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优秀建筑设计人才。围绕建筑学专业评估

标准和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的职业要求,学生应具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

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系统掌握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在建筑学领域

从事设计、研究、教学和管理的能力。

2.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①一年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院的专业基础课,是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历史

遗产保护等各专业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为:1、帮助学生建立以模型研究为主要研究工具,以

观察、讨论为重要研究推动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自我研究的能力。2、树立符

合时代特征的建筑价值观。3、建立和泛建筑设计学科相关的知识体系框架。4、

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方向,培养专业兴趣。

二、课程内容

1、建筑设计基础I

(1)空间生成:以现代主义抽象绘画为底稿、板片、杆件、盒子三种类型

模型材料为操作对象,探索不同的模型操作,观察特定操作产生的空间特征,并

加以记录和总结。

(2)设计建造:以木材为建造材料,设计、建造一个可供单人进入的遮蔽

物。首先对各种木料观察、实验,总结其视觉、加工、连接等方面的特质,由此

发展出遮蔽物的构造节点、形成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际建造加以实现和总结。

(3)空间组织:以建筑师工作室为题讨论具有一定功能、环境要求的建筑

空间基本组织方法。练习以先例分析入手,总结较为常用的6种空间组织方式,

之后结合尺度、环境、功能、建造等讨论话题推进设计发展。

2、建筑设计基础II

(1)空间概念:以板片、杆件、盒子三种类型模型材料为操作对象,制作

一个立方体,探索设计操作和空间形态间的逻辑关系,发展出具有强烈空间特征

和造型特点的空间构成作品。

(2)城市空间:从城市环境研究入手,分析给定街区的城市空间特征;之

后,在给定城市区域增加一个建筑体量,保证这一体量添加过程对现有城市空间

产生积极影响,以此产生设计目标的体量和基本空间关系。

(3)空间建构:在前一阶段的成果基础上讨论空间建构的其它基本问题,

实现建筑功能、结构、构造和空间的互动,形成完善的建筑设计方案。

三、上机实习要求

学习Sketchup、ADOBEINDESIGN、AUTOCAD等软件,应用以上软件进

行设计研究和设计表达。通过互联网收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和信息。

四、能力培养的要求

1、设计研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操作图纸、

手工模型、电脑模型等多种设计工具进行设计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观

察、记录、描述、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团体工作分工协作的能力;提高设计思

维的逻辑性。

2、设计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基本的建筑图

学知识,具备通过模型、图纸和语言等多种媒介表达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的能力。

五、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平时各设计作品成绩按学时比例换算的总和

六、教材及参考书

1.[美]弗朗西斯·D·K·钦.建筑:形式、空间、秩序.邹德侬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8

4.[美]爱德华·艾伦.建筑初步.刘晓光,王丽华,林冠兴等译.北

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5.[荷]赫曼·赫兹伯格.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天津:天津大学出

版社,2003

6.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94

②二年级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本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基本的建筑观,掌握空间思维和相应的操作方法。

课程设置总体上仍旧采取原有的大框架,以建筑的三个基本问题——环

境、空间、建构为主要线索,由浅入深地设置若干设计练习:包括单

文档评论(0)

ma海贵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硕士研究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