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数学导学案
数学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设计说明
为进一步贯彻“双减”政策,全面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理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本导学案通过问题探索、要点强化、自我评价等任务设计,以优化教学程序为重点,以激活课堂互动为关键,以落实学习环节为抓手,以迁移知识能力为目的,设置进阶性的导学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对本导学案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的设计理念为“以导促学,以导促教”。
“以导促学”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学案的设计侧重于对学生相关知识的引导作用,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内容,从而在课堂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听讲和参与讨论。
“以导促教”的内涵主要是导学案的设计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针对性地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综上所述,“以导促学,以导促教”的导学案设计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促进教师的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二、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知识整体构建;
2.突出问题导向,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注重目标、活动、评价等元素的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4.关注综合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整体框架
秉承设计原则,导学案构建了以“学习目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巩固练习”的整体框架。
(一)学习目标
内容:对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本课时知识内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目的:使学生清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任务,为后续学习提供明确指导。
(二)课前自主学习
内容:通过设置低台阶、小步子、多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填空或答疑,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完成本节课新知识学习所需的知识铺垫。
目的: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上,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质疑精神,同时分散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三)课堂合作学习
目的: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四)课后巩固练习
内容:依据课标和教材,我们多采用教材中与本节课时相关的习题,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拓展题。
目的: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使用注意事项与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建议将本导学案打印成册,分发学生,人手一份;
2.建议在上课前检查学生对“课前自主学习”模块的完成情况。
(二)课堂使用
1.建议教师可在上课时,关注学生对“课堂自主学习模块”的完成情况,是否跟上课堂节奏,取部分学生的导学案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
2.针对疑难问题,教师启发学生合作探究;
3.学生分享交流、合作探究过程中,融入评价体系,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作业布置
教师在使用中可以结合班级实际学情,对课堂练习、课后巩固习题进行替换、增加或删除。
五、总结与展望
在教学中,导学案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工具,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还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升学习效率。
本导学案的编写受编写教师水平及经验的限制,探究新知的驱动任务难免与老师们的教学思路不一致,文本中可能会出现错误,我们真诚地希望广大教师、学生在使用本教育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集思广益,不断修订,使该资源趋于完善
目录
第一章勾股定理
TOC\o1-1\h\u1.1探索勾股定理(第1课时) 1
1.1探索勾股定理(第2课时) 3
1.2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 5
1.3勾股定理的应用 7
第二章实数
2.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 9
2.1认识无理数(第2课时) 11
2.2平方根(第1课时) 13
2.2平方根(第2课时) 16
2.3立方根 19
2.4估算 21
2.5用计算器开方 23
2.6实数 25
2.7二次根式(第1课时) 27
2.7二次根式(第2课时) 29
2.7二次根式(第3课时) 31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3.1确定位置 33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课时) 35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课时) 38
3.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3课时) 40
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42
第四章一次函数
4.1函数 45
4.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 48
4.3一次函数的图象(第1课时)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