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杨家埠风筝
杨家埠风筝的历史地位
潍坊风筝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埠是潍坊风筝的发祥地。早在明代初年,杨氏家族已开始扎制风筝。至明代中叶,杨家埠艺人把年画、风筝融为一体。创造出了绘、扎,糊俱佳,放飞效果特好的风筝,以物美价廉而著称于世。杨家埠风筝风格奇特,独树一帜,为我国四大流派之一,与京、津、南通齐名。
清乾隆至嘉庆年间,西杨家埠已有著名的风筝作坊30余家,年产风筝4万余只。清未民初,杨家埠一带村庄,所扎制的鹤、燕碟、蝉、鱼以及八仙、寿星等人物风近首种,仅杨家埠就达60余种,从业艺人200多人,年扎18万只,无疑,对当初风茶业的发展起到了无可代替的“龙头”带动作用。当时,杨家埠风筝,已经销全国各地,还有的销到俄罗斯和南阳诸国。在国内外市场独占鳌头。
1933年4月5日,潍县国民政府在潍县城举办“首届潍县风筝赛会”,全滩县有80多只风筝参赛。杨家埠风筝“四季花神”一举夺魁。1935年和1937年清明期间,杨家埠凤筝又分别参加第二、三届潍县风筝赛会,均获优异成绩。由此可见,是杨家埠人开创了风筝比赛的先河,并连开三届。当初,在腐朽败落的国民政府期间,搞此壮举,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半个世纪之后,维坊开始举办国际风筝会。杨家埠风筝穿针引线,为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促成起着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这正如清代著名剧作家李漁在《风筝误》中写道:“塞人全仗丹青力,放作无边五色云。”这进一步说明了风筝放飞的关键是风筝画得好。而“杨家埠风筝”就是“杨家埠年画”的翻版。李漁这首诗,正是对当时杨家埠风筝所具备艺术特征的真实写照。
杨家埠的第一只风筝
杨家埠第一只风筝是”草鸢”。其缘由充满着耐人寻味的传奇色彩。杨氏先祖,杨伯达四川梓潼人氏,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奉旨移民。据杨氏宗谱记载,杨伯达抵潍之后,之见”寒亭店南,地土肥美,浞水甘清,可为基业,以棉世泽,遂不惮劬劳,安宅于此”。
一日,杨伯达在浞河滩锄地清草,忽见空中盘旋一只苍鹰,飞来飞去,伺机觅食,照准一只野兔,俯冲而下,又腾空而起。杨伯达想:”鸢为生存,弱肉强食,人之饥馁,该当如何?”感叹之余,突发灵感,欲扎只风筝,苦中求乐,聊解烦愁。于是,便顺手从河边拔了几根芦苇,又到田间拾了一把秫秸。回家后,按在河边看到的景象,开始扎制”草鸢”。
他先将高粱秸秆劈开、去穰;再用刀刮皮,刮薄后用水浸泡,以便与穿插、弯曲;然后构图,用老式编席的方式编织”鸢体”定型;再用浸泡过的苇杆作翅膀;安装好后整形;用草纸糊面,手绘上色,最后晾干。就此,一只活灵活现、振翅欲飞的”苍鹰”便问世了。
这便是杨家埠第一只风筝的来历。自此,他与家人便开始了风筝扎制生涯,从而开创了杨家埠风筝的先河。
杨家埠第一个风筝作坊产生的背景
杨氏先祖杨伯达,迁潍之前就有雕版印刷的技和扎制糊灯笼的本领,迁潍后,又重操业。将精湛的手绘技巧画图样,利用年画的余料,如头、颜料等用在风筝扎制上,使风筝飞到天上飘然如仙,远近能观,甚得民众喜爱,这便是杨家埠风筝的起源与开端。
随着家族的繁衍,杨伯达全家致力于木版年画和风筝扎制,他们冬天印年画,春天扎风筝,规模不断扩大,档次日益提高,风筝的发展也经过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过程。风筝的题材种类也随之外延、拓展;风筝的产量也因适应民众的需求,百而千,千而万地递增。
当时,鲁中、鲁北、胶东至整个山东,有种十分浓郁的民俗,就是清明“踏青游春”,杨氏先祖的风筝问世之后,“风筝”成为人们踏青游的绝妙“伴侣”。“风筝”本身也转化为批量的商品随着商贩赶集、串巷叫卖,到肩挑背负、车拉船运,风筝远销省内州、县及全国各地。这就是杨家埠风筝走向市场的雏型,从而,催生了“作坊这一早期专业化生产形式的问世。
为适应批量生产的需求,杨伯达及其子孙在明代洪武末年(1399年)前后,创建了第一个风筝作坊“同顺堂”。
杨家埠风筝的艺术特点
杨家埠风筝表现的是民俗、民风、民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间生活色彩。它在动静统一、物我统一、形神兼备三个方面,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其构图朴实优美,形象鲜明生动,富有神韵和艺术魅力,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
画面鲜明,源于年画。
杨家埠风筝骨架制作简练,画面受木版年画的影响,绘画用笔简练、概括、夸张、色彩艳丽、朴实,题材多以年画中的“天官赐福”、“福禄寿”、“五子登科”、“麒麟送子”等美好吉祥故事为主,体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杨家埠风筝将木版年画描绘到风筝上,远看是风筝,近看是年画;放到天上是风筝,挂在墙上是年画。具有特定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用木版印出线稿和大色块,在贴糊到风筝上以后,再手工绘制细部,加金点银,随意发挥,使其形象逼真细腻。
突出主题,以形传神。
杨家埠风筝充分体现了年画的艺术特点,内容上以祥瑞吉利、神话传说、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