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错误资源-发展学生数学思维.docxVIP

运用错误资源-发展学生数学思维.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运用“错误资源”,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

?

王恒干

摘要:错误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其资源化意义值得关注。教学中,教师要把脉学生错误根源、触摸学生感性错误、探寻学生思维缺口、引导学生辩证思维,让学生“识错”“思错”“纠错”。将学习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能让学生在错误辨析中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关键词:数学教学;错误资源;数学思维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的确,正确有可能只是一种模仿,而错误却绝对是一种“创造性”的经历,尽管这个经历让学生“误入歧途”。小学数学教学的理性定位应当是“对未知旅程的探险”。既然是一种探险,必定伴随着错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者成尚荣先生说,“教室,出错的地方”。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先生说,“课堂因差错而精彩”。对于错误,教师不能消极以待,而应积极引导学生“识错”“思错”“纠错”,将“错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运用学生错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一、把脉错误根源,添加“反思因子”

错误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对于错误,教师既不能视为洪水猛兽、惧怕错误,也不能听之任之、漠视错误,更不能对错误草草了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反思错误,避免学生“一错再错”。只有师生正视错误、运用错误,错误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反思错误的主体。某种意义上,学生的学习就是对错误地不断反思,这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所指出的,“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汲取的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汲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只有相联姻、相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

例如教学《乘法》,学生遇到了这样的一道拓展题:锯一段木头,每锯一段需要3分钟,锯5段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学生不加思索地回答15分钟。对此,笔者追问学生,“真是15分钟吗?”引发学生深度反思。有学生认为,既然是拓展题,没这么简单;有学生认为,可以展开模拟操作。于是,有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作为木头,两只手指作为锯子,模拟“锯木头”;有学生拿出草稿纸,画出线段图,主动用“段”“次”解决;还有学生撕出一张小纸条,快速将小纸条撕成5段,发现撕了4次,等等。通过操作、探究,学生发现锯木头锯5段只锯了4次,因此一共需要12分钟。为了让学生从错误中汲取经验,笔者引导学生添加反思因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也是“锯木头”现象?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热烈的交流。有学生说,“爬一层楼梯需要5秒钟,爬到5楼需要多长时间?”有学生说,“摆钟敲一下需要2秒钟,敲10下需要几秒钟?”有学生说,“公交车每15分钟发一次车,发5辆车需要多长时间?”等等。可见,“间隔问题”的本质已经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在这里,错误仿佛是一根“金拐杖”,为学生的深度探究、思考指明了方向。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直面自己的错误,对自己的错误分门别类,主动归档,能够充分发挥错误的资源效能。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错误,暴露出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经营自己的错误,让学生找错、辨错、改错。如此,学生就能将错误消灭于萌芽状态,课堂就会因差错而精彩。

二、触摸感性错误,注入“理性因子”

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思维主要是感性思维,感性思维往往能够诱发学生的数学猜想,触发学生的灵感。与此同时,感性思维由于其模糊性也容易发生错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触摸感性错误,为感性错误增加理性因子。让学生的感性猜想与学生逻辑的、分析的、线性的理性思维相互融通,从而引导学生健康用脑、和谐用脑、友善用脑。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呵护学生的错误。正如心理学家盖耶所说的,“科学就是学习尝试错误并在受到挫折时,不断奋进的过程。谁不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谁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

例如教学《运算律》,学生对于这样的习题——“53+47-53+47”普遍认为等于0。显然,学生受到了“简便要求”和“运算律”的强刺激,只关注了简便算律的形式,没有关注简便运算的条件、内容,出现了思维短视性错误。基于此,筆者让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学生自主纠错,找出了错误根源。学生认为,在53和47的两边没有括号,他们误认为有括号了。显然,学生对错误的分析不深刻。为此,笔者引导学生触摸感性错误,为错误注入理性因子,引导学生再一次交流“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的运算条件、运算内容。经过师生的深入交流,学生理解了“加法交换律”交换的时候要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加法结合律”只有在连加的时候才能运用,在运用“运算律”的时候不能感情用事,而应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不能看到形似的算式就直接套用。当教师为学生的感性错误注入理性因子后,学生的思维更缜密了,解决问题是不再急躁了,而是能多元分析、通盘考虑了。

学生的错误有“认知性错误”和“非认知性错误”。学生的感性错误更多的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51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