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同光时期传统书院改革.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述同光时期传统书院改革

摘要:晚清书院改革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先导,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同治光绪年间,书院以超

高速的速度发展,并随着时代的步伐,努力改造、改革自身,开始了其由

古代走向近代、现代的历程。同治光绪年间的书院改革主要包括改造传统

的旧书院和创建新型书院这两个层次。从而书院由此成为了近代科技教育

和传播的中心,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并且也成为了新

思想、新观念的发源地之一。

关键词:同光年间;书院改革;经世致用;改订章程

书院教育制度是中国传统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它具有悠

久的历史和曲折的演变过程。我国书院制度起于唐代,兴盛于宋代,最终

于清后期逐渐衰落。在同治光绪年间,为了追随时代的步伐,改变其衰颓

之势,开始了整顿书院和改革旧章、开设西学课程以造就务实有用之才等

一系列的改革,从而开启了其由古代走向近代、现代的历程。因此,书院

改革在近代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书院改革的原因以及改

革的措施等方面叙述同光年间传统的旧书院的改革。

一、改革的原因

同治光绪年间的书院改革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西方列强瓜分中国而

带来的国家、民族危亡的外部压力,也有积弊太深而不得不改的内部原因。

(一)外部压力

从鸦片战争开始,近代中国遭遇到了一连串来自西方的日益严重的冲

击,习惯于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东方帝国,一次次屈服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

炮。在来自西方的现代文明的冲击与裹挟之下,晚清中国开始了现代转型。

社会转型使书院等传统教育资源面临严峻的挑战。19世纪60年代举

办洋务标志着晚清中国的现代转型,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由于谈判签约、

造船操炮、建厂练兵、修建铁路、政治革新等,都需要在、能力、品德等

方面能适应晚清社会现代转型要求的新式人才。然而,由书院、官学、义

学、社学等为主体构成的晚清教育,无力承担培养这类新型人才的任务。

传统的书院以八股时文为内容、以科举入仕为目标,即使是理想的以聚徒

讲学为特征的书院,所讲所研无非是传统的经史之学,所谓通经致用,无

非在考证训诂之外,对传统的典章制度、田赋、漕运、河政等有所涉猎而

已,至于洋务所亟需的“西学”则少有兼及。这种教育培养的出的学生,

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可能适应传统农业文明,但无法应付来自西方的工

业文明的挑战,不能满足社会现代转型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并且此时,教会书院的不断发展也对中国的本土教育产生了严重的威

胁。在此背景下,书院的变革不可避免。

(二)内部原因

书院的内部积弊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书院严重的官学化以及书院的主

要培养目的是为了科举,这两个方面使书院内部的、管理日益落后。

1.书院严重官学化。书院官学化在元代已经出现。当时规定:书院设

山长一员,“命于礼部及行省及宣慰司”,经费虽主要靠“好事之家出钱

粟赡学者”,但官府也提供一定的经费,如为山长提供钱粮,在书院专设

掌钱谷的教职等。清代在解除书院禁令后,采取了加强管理的措施,使书

院官学化更加严重。第一,通过为书院提供经费来干预书院运作;第二,

对书院山长的选聘、生徒的选录均严加控制。上述措施表明,清代书院官

学化愈趋严重。书院的官学化导致书院院长虚悬、庸师充塞。

2.书院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庸。科举自隋唐创制以来,经历代不断完善,

逐步成为封建王朝选任官员的主要途径,到明代更形成了“非进士不入翰

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风气。科举制度使“学而优则仕”得到生动体现,

导引士子奔竞于科举之途,将学校等教育机构变成为科举服务的场所。书

院虽以讲学和研究学问为特质,但也不能不受到科举的影响。清承明制,

任官只重科举正途,科考单凭八股时文,官学成为科举训练场,书院也在

科举强大的辐射之下,以时文制艺为务,以科举入仕为目标,成为科举附

庸。戴钧衡批评道:“今天下山长所以教士者,津津焉于科举文章,揣摩

得失,剽窃影响,而罕有反而求之于实学者。”可见,书院成为科举的附

庸已是很严重的情况了,这样一来书院就难有贤才,不断走向衰落。

总之,书院改革是多方面的原因促成的結果,书院自身的衰败一直逼

迫着书院的转型,而社会转型以及外来文化的传入等外部因素又是书院内

部的衰败更加明显,两者相互交织,促使了同光年间的传统书院的改革。

二、改革的指导

同光时期的书院改革中,不少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积极倡导变通科举,

抨击八股取士的倡导变通科举、抨击八股取士的科举

文档评论(0)

lzy5536lz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