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是我们学诗的第一道门槛.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格律是我们学诗的第一道门槛

格律是我们学诗的第一道门槛。有的人害怕格律,视格律为“镣铐”,所以以追求意境而放弃了格律,这无疑是极端错误的。可以直言不讳的说,不讲格律,永远也进入不了诗的殿堂。

开国领袖毛泽东是当代公认的伟大诗人,他就曾经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这也是一千多年来诗界的定论。格律是引导我们进入古典诗词氛围的一个向导。它不仅是形式,而且极具内涵。它是古人把汉语音节的音乐美发展到极致所形成的规律。经过千百年的研究,古人认为汉字音节这样排列是最美的,对音乐美的调动是最充分的。

既然学诗,对格律就要不折不扣。不要拿我们所处的现实去衡量唐朝的诗人,有些诗句,我们看似出律,在唐朝或许另有说法。如“野火烧不尽”,“不”是入声;“南朝四百八十寺”“八、十”是入声;“儿童相见不相识”,“不”是入声。这些都是以“入”代“平”,不是出律也不是拗句。

即使古人出律,我们也不能因循而为。古人出律是谙熟格律,得心应手之后,是在创作中出律。而我们是在学习格律阶段,根本不是一个起跑线。学习阶段,一定要过好格律关。

崔颢的《黄鹤楼》和杜甫的《月夜》都是唐诗中的名篇,崔颢《黄鹤楼》更被认为是唐诗第一律。你说古人怎么能把一首出律的诗捧为第一律?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其实,这种第二联半工对,而第三联工对,是唐朝时期允许的一种体式。我们现在再看这两首诗的第三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都是一个工对。而第二联就允许半工对,“白云”、“黄鹤”对上了,“一去”,“千载”对了一半。“不复返”、“空悠悠”不对了;“遥怜”“未解”对上了,“小儿女”和“忆长安”就不对了,都属于半工对。按照这种体式来说,又都是合律的。

?古人出律的原因大概有十来种:除以“入”代“平”外,还有当时的体式、古诗的残余、律绝形成期的一些未成熟现象等,当然,也包括有意的突破。“八月湖水平”、“一身报国有万死”这都是有意突破,即常说的“不以辞害意”。所以,对古人出律要作具体分析,不宜简单地下定论。

文档评论(0)

gtyzy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