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docx

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

?

王馨悦

摘要:劳动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传统劳动教育缺乏对受教育者心理特征与素质的关注,存在劳动教育观念消极化、劳动教育内容片面化以及劳动教育体制形式化等问题,影响了劳动价值意蕴的实现,难以满足大学生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需求。高校必须明确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丰富劳动教育的活动形式,加强劳动教育的文化建设,完善劳动教育的制度体系,以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美好生活需要;00后

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之一,而传统劳动教育课堂往往片面追求单纯劳动知识的灌输和简要劳动技能的训练,欠缺对受教育者心理特征与素质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劳动教育价值意蕴的实现。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注重显性外在价值的传统劳动教育已经无法满足00后大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及其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并将其作为劳动教育的出发点。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逻辑起点:大学生的美好生活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驱使人从事一切活动的最终动因,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出发点和归宿。可见,使劳动教育契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是充分贯彻“劳动育人”的教育方针,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因此,高校劳动教育应以新时期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为逻辑出发点,探寻二者之间的衔接点。笔者依据克雷顿·奥尔德弗的ERG激励理论,将新时期大学生的生活需要划分为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三大层面。

(一)生存需要

独立生活能力是每一名大学生无法回避的能力素质需要,大学生需要独立处理涵盖衣、食、住、行多方面的日常事务。为了毕业之后能在现实社会立足、生存和发展,除了基本生活经验、劳动实践的积累,大学生在高校还需要掌握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进而通过工作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另外,立生之本离不开一个健康的体魄,新时期大学生通过加强身体锻炼,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相互关系需要

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与人沟通协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明确社会定位,从而扮演好社会角色;需要学会与人分享,体验感恩教育,从而形成敬业乐群、善于助人的良好品德。源自社会需要和自尊需要,大学生对自身身份认同和归属需要均表现出积极性的追求。

(三)成长需要

新时代大学生精力旺盛,自信乐观,敢于突破常规,他们内心深处渴望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越来越多的00后学生渴望通过创造性地开发个人的潜力和才能、完成挑战性的工作,让自身的天赋和才华都能得到展现。即便对于一些沉迷于网络虚拟快乐的00后大学生,他们同样希望改变不尽人意的现实生活,依旧拥有自我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美好生活的科学导向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然而由于观念、教学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主客体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存在一定矛盾,导致劳动教育的实施难以取得显著成效。当前,薄弱的劳动教育环节难以满足大学生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的新需求,难以适应新时代高校建设的新局面。

(一)劳动教育观念的消极化

我国历来重视“劳心者”的脑力劳动,轻视“劳力者”的体力劳动。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价值观更是呈现出功利化、利己主义化的势态。高校普遍在专业知识型人才的培育展开角逐,看重人才培养的直接效益和显性价值。例如,在高校荣誉校友返校或是大型校庆典礼场合中,出席的往往是来自政界、商界、学术界的名人要员,极少出现普通劳动者的身影。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在价值被忽视,劳动的育人作用被低估。这种教育导向导致了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匮乏,劳动能力薄弱,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学生的全面与自由发展陷入一种观念价值危机。

(二)劳动教育内容的片面化

近年来,劳动教育的外延和内涵不断得到拓展和丰富,但高校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呈现出显著的“片面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劳动教育内容的单一化和形式化。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与劳动技能培育、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概念之间界限模糊,实行过程中局限于技术培训、专业实践和社会实习等活动,片面追求劳动技术的训练和技能知识的获得,劳动教育被等同于劳动技能训练,被物化为一种利益工具,在培养劳动精神,营造崇尚劳动和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另外,劳动教育的参与范围十分有限。例如,当前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自愿参与为主,囿于经费、场地及师资等资源有限,大部分学生均是“单兵作战”的参与状态,应付心理明显,实践内容过時陈旧,活动开展难以取得实效。

(三)劳动教育体制的形式化

就当前来看,高校劳动教育缺

文档评论(0)

183****12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