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后明军火器二次升级与军事运用考述.docxVIP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火器二次升级与军事运用考述.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萨尔浒之战”后明军火器二次升级与军事运用考述

?

?

?

?

?

??

?

?

?

摘要:万历四十七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惨败,大量火器落入后金军队手中,加之天启元年开始后金开始加强军队的火器操练与火器配置,明朝多位官员、将领针对此战的教训和辽东形势发展,开始强调明军火器的二次升级,着力仿制、购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的西洋火器,并倡议改进火器的作战模式,甚至雇募在澳葡人军官加强火器部队的建设、训练。天启六年,袁崇焕的宁远大捷可视为西洋重型火器应用的成功案例。可惜,在崇祯四年,由于不堪地方政府的欺压,孔友德、耿仲明等率领的精锐火器部队转投后金,加之此后皇太极对汉军八旗火器部队建设的重视,此消彼长之间,明军的火器优势已逐步被削弱。当然,决定双方战争胜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武器的优劣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关键词:战后反思火器升级火器应用火器部队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号:L19BSS001)

一、绪论: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官员倡议火器二次升级

万历四十七年(1619)三月拥有杨镐、刘铤、杜松、李如柏等众多援朝老将并装备大量佛朗机铳、大将军炮、虎蹲炮、三眼铳、鸟铳的8万明军在萨尔浒之役中惨败,震动明朝上下。关于萨尔浒之战,滕绍箴先生的《努尔哈赤评传》、阎崇年先生的《清朝开国史》利用多种史料对双方的战前准备(包括军队征调、情报搜集与外交斡旋)、将帅关系、战场指挥、战争进程、胜败缘由都有很详细的阐发,【1】无须笔者赘言。但就战斗中明军中的火器部队每次与数量超过自身的后金军对阵的细节,两书并未涉及。但《内阁藏本满文老档》里有清人撰写的比较简要的作战过程记录,将萨尔浒之战中六个作战地点的战况分别开列,包括:(1)萨尔浒山上杜松所辖明军余部之败;(2)斡珲鄂谟瓦瑚穆龚念燧、李希泌1万明军之败;(3)尚间崖、硕钦山马林4万明军之败;(4)斐芬山潘宗颜1万明军之败;(5)阿布达哩山刘綎2万明军之败;(6)富察之野乔一奇前锋明军及朝鲜步兵之败。【2】从中我们可以约略知晓一些明军火器部队遭受后金军优势兵力进攻最终死走逃亡、惨败收场的一些关键细节。

尽管后金的记载有意识地遮蔽了后金军队在每次战斗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与兵力绝对优势的一面,刻意贬抑明军、夸耀己军的一面,对明军各部队的被歼灭人数也记载不确有所夸大,但从后金讲述的上述6个战场的对阵细节来看,无论平原旷野还是山地、河谷,明军火器部队都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面对后金军队骑兵和弓射手的快速突击、猛打猛冲、全线进攻,明军火器或者“连发枪炮而不响”,或者“未及多放枪炮”,或者杀伤效果极差以致后金军可以“全然不顾,一拥而上”,一旦保护火器部队的战车盾牌被推倒,火器部队唯有以刀剑白刃相搏,在富察之野,因风向突变转而将枪炮的硝烟及灰尘吹向明军,更是给后金弓射手提供了天赐良机,总之,各种情形之下明军火器部队均完全无力阻遏后金军队的攻势,继而在近身肉搏战中败于后金优势兵力的碾压。明军火器的优势何以变成了明显的劣势,除了朝廷不切实际的进军督催、明军将帅人事安排失当、各路军队间不能形成有效的配合支援、战场情报支援阙如等宏观层面的原因,或与参战诸军缺乏精锐、大多训练不足、缺乏联合整训、临战经验不足有关,而并非火器自身的问题。在此役20年前的朝鲜之役中,明军精锐火器部队与侵朝日军对战时,已将火器部队的战斗优势表现无遗。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后金在打扫战场时很重视对明军遗落火器的搜集。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1621年)十一月,努尔哈赤下令:“著命各旗之三游击,由一游击在旗备办大炮。每炮配马二匹,委人管理。其余人等,选可佩弓之壮者,令其佩弓。其不能佩弓之人,悉令执三孔炮及铳枪。”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令“各地各堡演放火炮”,天启二年(后金天命七年,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正式下令将此前历次战事缴获的明军火器大规模装配部队。同时,下令“于诸申人所设各卡伦之间,每处设汉人四名,置炮四门。”【3】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1622年)四月,努尔哈赤进一步提高了后金军队的火器配置比例。正是萨尔浒之役的惨败以及后金军队利用缴获的火器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火器装备比例,对明朝上下构成极大的刺激,它在刺激明朝在加强前线军队火器训练的同时,也刺激明朝开始仿造射程更远、爆炸力更强、命中率更高的西洋火炮,以便明军在火器对战中能够取得对后金军队的相对优势。这就是明代中后期明人第二次火器研究、仿制与战术探索的热潮,它肇源于明军在辽东萨尔浒之役的惨败及之后辽东态势的恶化,这次火器二次升级始于万历四十七年,并一直延续至明亡始息。这一次高潮研究、仿制的侧重点在于西洋中型、重型火炮。

二、明朝官员对西洋中重型火炮的仿制、购置及对应火器部队的训练与作战成效

大约在万历四十七年十月以后,总理、协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59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