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地区三线建设历史的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docx

六盘水地区三线建设历史的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六盘水地区“三线建设”历史的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

?

?

孙巍溥许南海

引言

作为对国际学界的一种反映,新世纪以来,“公共历史文化”研究开始逐渐成为公共史学研究中的热点。2006年,王育济、朱伟在《理论学刊》上发表题为《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一文,该文以山东省为例,对“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类型和开发价值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2009年,董雪梅、丁培卫在《理论学刊》上发表题为《公共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学理依据探析》一文,该文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论述了公共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013年,董雪梅在其《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以泉城济南为个案研究》一书中,以济南市为例,对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2018年,孟钟捷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公共阐释理论视域下的公共历史文化机制建设》一文,提出了建立“公共历史文化机制”,推动中国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的学术建议。

时下公共史学中方兴未艾的“公共历史文化”研究,恰与当下旅游文化学最为热点的“文旅融合”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文旅融合”的研究理念,逐渐成为旅游文化学研究的新内容。“公共史学”所倡导的,是基于历史学学科本位的跨学科的应用研究;而“文旅融合”所需要,是基于“历史文化学”与“旅游资源学”融合的“文化学者”与“旅游学者”的融合研究。通过发挥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独到的专业优势,进行历史与旅游两大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对地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中潜藏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研判、规划和利用相结合的,从上游历史文化“原料”到下游景区规划“产品”的贯穿式研究,显然有助于学界深化对“公共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文旅融合”两大研究理念的实证认识。

一、“三线建设”与现代六盘水市的形成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漳蛮之邦,化外之地”,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三线建设”之后,六盘水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一直落后于同时期国内其他大部分地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六盘水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20;即便到了“三线建设”正式开始的1965年,该比重也未超过1/4。1964年以后,随着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的全面展开,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到来,而向六盘水地区集中。到了十年之后的1975年,六盘水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同期农业总产值的两倍。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六盘水地区的工业总量继续不断提升,现代工业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一个集煤炭、电力、冶金和建材于一体的新兴工业城市,在云贵两省交界处的乌蒙山东麓诞生。

随着六盘水地区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一系列现代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随之得到发展。在学校数量方面,建国前夕六盘水地区共有公私学校110所,其中仅有5所中学。到改革开放前夕,境内学校数量增至近3500所,其中初中数量突破100所,高中数量也接近50所。教职工数量上,1949年六盘水地区仅有教师500余人,到1978年底已经接近40000人。建国前夕六盘水境内公私医疗机构不到30家,公立医疗机构职工总数小于20人。“三线建设”开始以后,全国各地的基建工程单位开始迅速调往六盘水。与这些单位一同到来的,还有大量的医务人员。至1976年,市内卫生医疗机构增加到300所以上,职工人数已近5000人。

综上所述,“三线建设”所带来的工业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六盘水地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因此,在六盘水地区,保留了大量丰富的近代工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六盘水地区的旅游开发仍旧以自然生态资源为绝对主体,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近代工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而将六盘水地区丰富的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用于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有赖于历史学者和旅游学者的通力合作下进行的“公共历史文化”和“文旅融合”的协同研究和开发。

二、六盘水地区“三线建设”历史的学术研究

当下六盘水地区关于“三线建设”历史的学术研究,最为首要的应该是基于“田野调查”的“口述历史”研究。在现代口述史学的创立者阿兰·内文斯看来,口述史就是通过当事人口头叙述的“回忆录”性质的历史资料和搜集方法。近年来,笔者团队相继主持参与了有关石家庄龙泉古寺和周边村民信仰(2014年11月-2015年4月)、山东缠足女性(2013-2014年)、山西地方戏剧(2016年4月)、河北唐山—秦皇岛“长城抗战”遗迹(2016年6月)、天津妈祖信仰(2016年3月-2017年6月)和香港黄大仙信仰(2016年7-9月)的田野调查。在这些田野调查中,笔者深深感到紧迫性和责任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时代的田野调查的时间窗口正在慢慢封闭。时至今日,作为20世纪30、40年代历史见证

文档评论(0)

180****97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