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及其当代启示.docxVIP

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及其当代启示.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及其当代启示

?

?

?

?

?

??

?

?

?

姚婷婷戴钢书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摘要]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90多年的爱国主义运动与共产主义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祖国观发展创新,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回顾总结90多年来党的主要创始人和历代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深入分析其当代启示,有助于深化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教育,进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当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D26[]A[]1001-8999(2013)05-0113-06

祖国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取向,是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党的十八大报告亦强调:“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作为科学祖国观的代表,其核心就是爱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历史上最忠诚、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更是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最杰出的倡导者、实践者、教育者。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不仅具有传统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还注入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思想体系——共产主义思想的新鲜血液,更历经了建党90多年来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长期检验。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代表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蕴藏着可以转化为巨大物质财富的精神能量。在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冲击与挑战,我们惟有领会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形成、发展的真谛,才能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进而激励我们抓住机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一、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自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蔡和森、毛泽东、董必武等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者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以“救亡图存”为主旨,运用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洞察祖国和民族的命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使国不亡观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统治权掌握在清王朝和北洋军阀统治者的手中,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反动势力勾结帝国主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长期处于受辱境地,岌岌可危。鉴于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指出,祖国观不仅仅是“卫国”和“殉国”,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国不亡”。陈独秀等人认为,为了抵抗外来侵略,“卫国”和“殉国”是必要的,值得充分肯定和“可风”。但是,祖国观不止于此,“欲爱其国使立于不亡之地,非睹其国之亡始爱而殉之也。夫国亡身殉,其义烈固自可风,若严格论之,自古以身殉国者,未必人人皆无制造亡国原因之罪。固爱其国使立于不亡之地,爱国之义,莫隆于斯”。青年毛泽东也常为“亡国”之祸而担忧。他在《(伦理学原理)批注》中写道:“吾尝虑吾中国之将亡,今乃知不然。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改良社会,是亦日尔曼而变为德意志也,无忧电。”他深信改建政体、变化民质是“使国不亡”的途径。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敬告青年》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欲救中国免于灭亡的六条基本是非标准,即: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1918年5月,李达率领留日学生回国请愿失败,使他深刻认识到:在反动政府的统治下,“实业救国”、“科技救国”都行不通,中国免于灭亡的唯一出路“只有由人民起来推翻反动政府,像俄国那样走革命的道路”。张申府亦认为:“吾绝对相信救治今日的病恶,必须实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吾绝对相信如要把现状改换,只有改换一个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

(二)改造国民观

早期的共产党人认为,要救国救民首先得改造国民,即唤醒国民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的爱国意识,使其知耻而兴邦。陈独秀对国人迷信、落后、麻木不仁的状态深深忧虑,他把二次革命时国人的表现评价为“视公共之安危,不关己身之喜戚”,他指出:当时的国民,根本不知“国家何物,政治

文档评论(0)

李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是个美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