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事件微信刷屏现象的分析与反思.docxVIP

社会热点事件微信刷屏现象的分析与反思.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社会热点事件微信刷屏现象的分析与反思

?

?

摘要:“罗尔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现象,是网民出于维系社交关系、完善网络环境、构建认知的目的所驱使。网民的行为、认知心理会随着进程的变化,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并转而影响、推动事件的发展。促使网民向理性的朋友圈转发行为回归,需要强化大众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责任,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罗尔事件微信刷屏

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与依赖不断加深,同时社交媒体也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与思维方式。作为当下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媒体,微信在网民发表言论、表达思想、动员慈善活动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与之相伴生的热点事件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现象频繁出现。2016年末,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爆朋友圈,获得微信打赏金额超过200万元。一个月间,罗尔、小铜人、网民、各家媒体轮番登场,原本看似单纯的个人募捐事件经历了模糊、反转、清晰的复杂过程,网民的行为、认知心理也随着进程的变化,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并转而影响、推动事件的发展。

一、相关背景

罗尔曾任深圳某报社编辑,其女儿罗一笑于2016年9月被确诊为白血病。罗尔在其微信公众号“罗尔”发文表达对女儿的怜惜和作为父亲的心痛,获得广泛关注。其后罗尔与微信公众号“P2P观察”合作发布《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等一系列刷文,短时间内获得微信巨额打赏。不久有消息称罗尔本人名下有房产、汽车和广告公司,罗一笑的住院费用远没有文章中所述那样高昂,“罗尔事件”被批为“带血的营销”,社会舆论倾向于对罗尔及公众号“P2P观察”进行声讨。之后又有媒体证实罗尔的真实经济状况并不乐观,部分民众转而对罗尔表示同情。最终“P2P观察”“罗尔”两个公众号决定将所获资助退还给网友。

二、“罗尔事件”刷屏现象分析

法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写道:“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1]热点事件在微信中的刷屏,其本质上是一种人际传播。“每转发文章一次,就可以帮罗一笑筹款一元”,网友们在受众与传者的身份间不断变换,使得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在朋友圈中进行着病毒式的传播,是社交关系维系、网络秩序完善、认知构建共同驱使了“罗尔事件”的疯狂刷屏。

一是建设稳定社交关系的需要。维系稳定的社交关系,保持朋友间的情感与信任,一方面需要保持与好友的有效交流,一方面需要树立自身的群体形象。对热点事件的转发是重要途径,无论是依托于亲朋好友的强关系社交圈子,还是基于某种利益需求临时搭建的弱关系社交圈子,想保持活跃而不是变成沉默的“僵尸关系”,都需要交流有共鸣的话题。[2]慈善事件的社会动员会强化塑造人际交往中的积极形象,出于个体公共精神、网络形象的凝练与展现,网民以积极的态势涌入“罗尔事件”的慈善社会动员之中,不仅主动地转发,还发动自己的亲朋好友转发。

二是形成完善网络秩序的需要。和谐网络秩序的构建,需要群体道德在网络中达成共识、彰显,这一过程离不开每一个网民“自我”的道德责任感的生成和积淀。在事件进程的不同时期,这种推动事件传播的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不同的。在“罗尔事件”的初期,这种道德责任体现为对个体的生命价值和生存的尊严的关注。标签“白血病”“五岁”“女孩”、“父亲卖文”很容易引发网民的同情心,网民会情不自禁地担心女孩的病情,并为罗尔的不幸感到惋惜,此时已经不自觉地产生“移情”。网民为罗一笑的病情焦灼,担心治疗费用的不足,会利用微信打赏;当有与自己向左的意见产生时,会为此与他人争论。此时网民已不再以旁观的立场看待“罗尔事件”,而是主动置身其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积极地转发、打赏。而在事件的后期,这种道德责任体现为对诚实守信的关注,当罗尔被揭露出拥有相当规模的财产时,受众发现自己被欺骗与利用,情绪由同情转为愤慨,开始对罗尔进行谴责,转发相关内容,最终促成了舆论反转。

三是认知构建的需要。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决定了网民更多地会去关注简化的事实,以降低认知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关注事实与真相。在“罗尔”事件的逐步发展中,越来越多的信息冲击着人们的固有认知,促使网民广泛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与转发之中。在“罗尔事件”初期,患儿加贫困的模式使人们根据既有的认知将罗尔认定为需要帮助的对象,采取一贯的应对策略,表现出强烈的关怀,这使得文章广为转发。而在后续的发展中,媒体报道与已有信息的冲突不断出现,超过了受众对本事件既有认知的边界,民众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思,为事件超出自己的“刻板印象”而产生恐惧,进而产生对类似事件新的认知与应对策略。

三、“羅尔事件”刷屏现象反思

(一)强化大众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责任

“罗尔事件”

文档评论(0)

186****5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