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代替水准测量可行性分析.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全站仪代替水准测量可行性分析

?

?

蔡乾广蔡大成

摘要:介绍了一种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化了外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有较大的优势;通过精度分析该方法可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并同时提出了提高观测精度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全站仪;高程测量;水准测量;精度分析

:P2:A

1引言

目前,在水准测量中,水准仪仍然是主要的使用仪器,但由于仪器本身的原因,其仅使用于平坦地区;在地形较复杂地区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站数很多,精度也很难保障。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GPS与全站仪的普及,测距精度已大大提高。全站仪己普遍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中。但是能否使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是广大测量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结合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并将其主要误差来源与水准仪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分析其代替水准测量的可行性。

2原理

图1全站仪测高原理

如图1所示,图中A是高程已知的水准点,C是待测点,B为高程路线的转点,1,2为全站仪的设站位置,因为全站仪可以直接读取全站仪中心到棱镜中心的高差△h,因此有:

hAB=h1A+h1B=(△hiA+VA-i1)+(△hiB+i1-VB)=△hiA+VA+△hiB-VB=△h1+VA-VB(1)

式中:hAB——A、B两点间的高差

h1A——仪器设站点1与A点间的高差

h1B——仪器设站点1与B点间的高差

VA——A点的觇标高

VB——B点的觇标高

i1——仪器高

△h1——站点1观测到的两觇标的高差

同法可得:

hBC=△h2+VB-VC(2)

hAC=hAB+hBC=△h1+VA-VB+△h2+VB-VC=△h1+△h2+VA-VC(3)

式(1),(2)中将仪器高抵消了,式(3)中将中间转点B的觇标高也抵消掉了,公式中除了观测高差外,只有起点A和终点C的觇标高,如果在观测过程中,使起点和终点的觇标高保持不点,那么式(3)就变为:

hAC=∑△h(4)

通过以上分析,在使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时至少应满足以下条件[1]:

(1)全站仪的设站次数为偶数,否则不能把转点的觇标高抵消掉

(2)起点和终点的觇标高应保持一致,否则应加上始末觇标间的高度变化量

(3)转点上等觇标高在仪器搬站过程中保持不变

3误差来源对比及精度分析

表1水准测量与全站仪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对比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水准高程测量和全站仪高程测量的误差来源基本一致,但水准高程测量比全站仪高程测量多一个读数误差;单从误差来源上分析全站仪高程测量可以代替水准测量,但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能达到怎样的精度呢,下面具体分析全站仪高程测量的精度。

上面提到的全站仪高程测量实际上就是三角高程测量,但由于全站仪本身的优势,省去了原来的仪器高的测量,而斜距至高差的换算也由全站仪来完成。根据公式(1)可得其实际的换算公式为:

h=S前+S后+(5)

式中,S前为全站仪与水准路线上前点的斜距,为照准前点棱镜中心的竖直角,

S后为全站仪与水准路线上后点的斜距,为照准后点棱镜中心的竖直角,

c,r分别为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水准测量要求前后视距相等主要是为了抵消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的误差,即i角误差,同时也为了消弱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用全站仪代替水准测量时,同样存在球气差,即:

[2](6)

式中,C为球气差,k为大气折光系数,R为地球半径,后视球气差为S后2,前视球气差为S前2,两者的综合影响为(S后2-S前2)。在观测的时候,如果大气折光系数k不变,前后视距相等,则球气差为零,但实际并不满足前后视距严格相等,设S后=≈S前=200m,而S后-S前=10m,取k=0.17,可以计算出球气差为0.28mm,可以看出前后视距差对球气差的影响甚微。如果把视距控制在200m左右,前后视距差控制在3m之内,球气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

在忽略了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影响后,由误差传播定律可得:

(S前)2+S前2+(S后)2+S后2(7)

设S后=S前,则式(7)可改写为:

2((S前)2+S前2)(8)

根据全站仪测量精度,取=2″,=(3+210-6S)。对不同的测距和不同的竖直角,按式(8)计算一个测站的观测高差中误差,列于表2中。

表2一测站观测高差中误差(mm)

根据表2的数据,根据误差传播定律计算每千米的的观测高差中误差,并与水准测量进行对比。

表3每千米观测高差中误差(mm)

按照水准测量规范[3],三、四等水准测量每千米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分别为:±3.0mm,±5.0mm.。那么,每千米单程观测高差的偶然误差分别为±4.2mm,±7.1mm。与表3中数据比较可知

文档评论(0)

天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