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基于简便运算的错题分析及对策初探
?
?
朱文娟
摘要:简便运算是根据数的特征和运算的特征,依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简化复杂计算的技能,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把不能简算的简算了,能简算的不简算,针对此现象,笔者对自己班级中出现的简算错题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发现了四大主要致错原因,分别是乱凑整,思维定势下的按部就班,负迁移,不理解运算律的算理等,并试着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简便运算;分析;对策
简便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与代数”的必学内容之一,要求学生能结合相关算式的特点,根据四则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运算顺序,使算式简便易算。它能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充分锻炼,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应用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例如:一年级上册学习9加几时,引导学生想到“几”哪里去借一个1,和9凑成10,这样加会比较简便;而加法、乘法竖式计算方法,问题解决中的某些不同算法等,不同程度上也运用了运算律。有了前期的铺垫,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安排了《运算律》这一课,学生开始系统学习这五大定律,并用之于简便运算。于是我将这些典型的错误整理起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及对学生的研究,而后发现这些错误的背后有深层次的心理因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并试着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1“条件反射”——乱凑整,忽视运算顺序
【典型案例】
【现象分析】不管哪个年级的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例子,当我们批改给他一个叉叉时,学生自己又能马上觉悟并予以订正,可下次遇到类似的题型还是会有不少人再次掉入出题者的“陷井”。如果第二题的题目是86×35+59,大多数学生就不会出现错误了。显然,题目中的+=1,35+65=100,25×4=100给了学生很大的“刺激”,他们忽视了运算顺序,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数字凑整上。
【对策】学生对数敏感是件好事,但一看见“特殊的数字”,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计算,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归咎于老师在平时的上课中过分强调可以“凑整”的数,而忽视了算式运算顺序的教学,从而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强化算式整体意识,在学生观察时,要加强引导他们将整体印象与细节观察相互补充。例如+×2和(+)×2,86×35+65和86×(35+65),25×4÷25×4和(25×4)÷(25×4)等不同算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算式的运算顺序,要向学生强调:算式整体,再进一步对算式中数的特征进行简便运算。使学生明确无论算式怎么变,算式的背后的运算顺序是不变的,切不可背离了运算的顺序。
2思维定势,缺乏对数拆分的敏感度
【典型案例】
【现象分析】以上几题都不能算错,但却未真正达到简便之最。第一题,对于较“隐蔽”的用乘法结合律计算的题目,一些学生却常常习惯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第二题和第三题,本来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算式,不少学生出现烦琐或者错误计算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学生眼里,两位数乘两位数,只要把其中一个乘数拆成几十和几就是简便运算了。25×12,可以将12拆成10+2,这恰好符合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感知规律,学生看到了整数10就觉得是簡便算法了。而把12分成3×4,25×4刚好能计算出整百,像这种更深入的简便方法的思维能力大多同学就没有意识到。经过老师多次点拨,学生或许下次看见25×12会把12拆成3×4,并牢记看见25就尽量去找4,可是当数字变大后,比如25×112时,学生很难会想到拆成25×4×28,因为112的分解已经不属于表内乘法,学生会避开112÷4的过程,只会将112拆成100+10+2。后面两题,由于是乘法分配律通常形式的反向运用,又与原乘法分配率基本形式的结构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乘加乘”的模式始终定格在学生们的思维中,当形式发生了变化,学生就“不识庐山真面目”了。
【对策】有些简便计算题本来就存在一题多解的情况,但对数合理拆分会使简便更简便,对于第一题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学生对数合理拆分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对数的敏感度。例如25×48,先让学生讨论拆分哪个数,怎么拆分,然后将学生的不同拆分方法进行罗列,出现25×(40+8),25×4×12,5×5×4×12,48×(20+5)等不同形式。此时教师不必急于否定学生的拆分方法,也不必急于运用定律计算,而是先让学生进行对比筛选,把真正能运用运算律帮助我们简算的方法留下后再让学生动手计算,让学生体验不同的策略的优势,从而优化解题策略。
3知识负迁移致错误猜想
【典型案例】
【现象分析】在学习了分配律之后,不少教师就会出一些125×34-25×34,84÷7-14÷7这样类似的姊妹题,结合乘法分配律,学生猜想84÷7-14÷7=(84-14)÷7=10,验证发现猜想是正确的,学生们犹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日立电梯HGE3客梯电气原理图电气规格表K3400003.pdf
- 脑卒中后抑郁.ppt VIP
- 旋转阀ACCS操作法汇.doc
- 《醉翁亭记》三年中考考试题(含答案析)-备战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考试题训练(部编版).docx
- 2.3 周而复始的循环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pptx VIP
- 精品解析: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血液透析并发症心力衰竭ppt.pptx
- 2024年秋季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630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围术期伴发的精神障碍的预防.pptx VIP
- AD5791_cn 中文说明书.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