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姚鼐的游记体散文.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浅论姚鼐的游记体散文

?

?

王斌

摘要:作为乾嘉时期桐城文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姚鼐一生著述颇多,然而在其散文创作中,写得最有特点、被传诵最多的也是其记游山水的文章。可以说其游记体散文,体现了他诗文创作的最高水平。本文试从写作内容以及艺术特色两个方面来探讨姚鼐山水游记体散文。

关键词:姚鼐;散文;游记体

在姚鼐的诸多散文中,被传诵的名文大都是山水游记,如《登泰山记》、《游灵岩记》、《观披雪瀑记》、《游媚笔泉记》等。有的文章属于序跋文,但基本内容也是在叙写山水。

热爱大自然的山水景观是姚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为官仅十多年就退归了山水间,原因之一是对仕宦生涯的厌烦和惧怕,二是大自然的山水田园之乐对他具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退归不久,他便表达了自己的游览山水之志:“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泰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左仲郛浮渡诗序》)中国古代文人的仕途总有着有进、退和入、出两条路。居庙堂之上,为“进”为“入”,处山林田园间,则为“退”为“出”。在此,姚鼐选择了后一条道路,“思屏于江滨田间以自息”,欲逃避尘世的风险与烦扰,自觉地去贴近生活中的大自然,这无疑反映出了姚鼐的生活理想与审美趋向。

在乾隆三十九年,厌倦了仕宦生涯的姚鼐,辞官归乡之前,曾和好友朱子颍自京城去游览泰山。此次登泰山之后,便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登泰山记》。在文中,他说:“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在姚鼐心目中,官位越来越无可留恋,同时家乡江淮的山水又强烈地吸引着他这个宦海中的游子。他每每赞美家乡自然风光,称“夫黄、舒之间,天下,水也”(《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江淮间山川雄异”(《吴荀叔杉亭集序》)。在这篇《登泰山记》中,还记载他“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时值隆冬,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他们不顾“大风扬积雪击面”,“坐日观亭待日出”,由此足见姚鼐登山兴致之高。刚过除夕,他又跋涉百余里去长清游灵岩,此后又写出了《游灵岩记》。乾隆四十年,他归故里,当七月他与友人游桐城北山之双溪时,“大雨涨溪”,他与朋友不得不于墓舍“留之累日”,在《游双溪记》中,他曾感叹身世道:“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早匿于岩,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端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乐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姚鼐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至嘉靖五年(1800)、嘉庆十年(1805)至嘉庆二十年(1815),先后在江宁主讲钟山书院长达二十年,而故崇正书院附近的清凉山巅翠微亭,则是他在江宁时“每徘徊”之处。可以说,他对崇正书院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风物景色都很熟悉。《游故崇正书院记》一文,姚鼐写出了崇正书院的历史沿革,记载了从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孙权筑石头城以来,经过南唐到明清十五六个世纪的沧桑巨变。

姚鼐主讲于扬州、安庆、南京诸书院授徒著书之闲暇,登山渡水,乐而忘返。在扬州时,“往来江上,过北固、金、焦山,每与客登临,爱其山川雄秀而旷深”(《许春池学博五十寿序》)。嘉庆三年,姚鼐主讲江宁书院,这时的他已经是六十八岁高龄,他让其儿子陪同他游苏杭山水名胜。姚鼐过丹徒又访老友王文治,“君邀之涉江,风雨中登焦山东日升阁,临望沧海,邈然言蝉蜕万物元生之理”(《中宪大夫云南临安府知府丹徒王君墓志铭并序》)。

姚鼐在孤独、失落与感伤的时候,深深感到自然山水“隐然与人之心相通”(《左仲郛浮渡诗序》),因此他对山水自然的描写总是非常生动、细致、形象、亲切,充满感情。他回忆往昔与朋友同游家乡之山水时,写道:“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其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呼,举酒更醉。”(《左仲郛浮渡诗序》)在《歙胡孝廉墓志铭序》中,姚鼐也曾写道:“歙城南,越溪陟山有古寺。寺虽多颓毁,而空静幽邃,多古松柏。君携徒稍葺治,读书寺中,其意菁然。余昔主紫阳书院,去寺不十里,尝与往来;或至夜月出,共步溪厂圭,林道寒窈,到今绝可念也。”

姚鼐的山水游记体散文大多数都属于地学游记,这和姚鼐追求写实的风格主张密切相关,如《宁国府重修北楼记》一文,姚鼐强调对客观景物的描绘,要着眼于“其各有独绝之异境,非亲览不知”。由此可见,姚鼐追求写实的风格主张。而《岘亭记》一文则描绘了钟山下岘亭的景色及建亭人方公的情趣和政绩,并把它与后人为纪念西晋名臣羊祜而在襄阳岘山建立的岘山亭相比较。全文无论写景还是写人,

文档评论(0)

天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