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戏剧剧本的文学价值和表演价值.docx

探究戏剧剧本的文学价值和表演价值.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探究戏剧剧本的文学价值和表演价值

?

?

卢世清

【摘要】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戏剧剧本的表演价值应大于其文学价值,尤其是从艺术的传播角度与群体角度来说。实际上,戏剧剧本的创作最根本目的是为戏剧而服务,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对戏剧剧本的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进行分析,以沈汤之争为例,以供参考。

【关键词】戏剧剧本;文学价值;表演价值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2-0036-01

在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一场著名的争论,其争论的双方分别是以沈璟为主的吴江派与以汤显祖为主的临川派,被人们称为“沈汤之争”。其争论的主要内容为文辞与音律的关系,沈璟主张以音乐性与音律学为主,将曲论建立在曲学品位上,而汤显祖主张以情感性与文学性为主,将曲论建立在文学品位上。

一、沈汤之争的历史背景

沈汤之争主要发生在明万历年间,发生该场争执的主要原因是沈璟对《牡丹亭》的改动。在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创作出《牡丹亭还魂记》,引起人们推崇,沈璟与其他曲作家对其进行改编,并进行模仿创作,将其剧情多数延续在自己的创作中,此举引发汤显祖的强烈不满,至此引发争端。并且,由于汤、沈二人的观点不同,导致两派的学者争论不休,情况越演越烈。但在实际的争论过程中,沈璟与汤显祖并未有直接文字争论,而是在与他人书信中表现。例如,王骥德曾说过:“吴江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而讴之始协,是为中之之巧”“临川之于吴江,不欲令一字乖律,而毫锋殊拙,临川尚趣,直是横行,组织之工,几与天孙争巧”[1]。

二、沈汤之争涉及的戏剧本质与价值定位

在沈汤之争中后,大量的学者对相关的争论观点进行讨论,并给予一方支持,坚持自身的观点。例如,以吕天成的《曲品》为例,在该作品中,作者首先对沈、汤二人进行描述,认为二者的作品均为佳作,但其更欣赏沈璟,并将其放在首位,而将汤显祖放在次位,如,其提出的“辞律双美”观点。例如,孟称舜曾评价:“沈、汤二人俱为偏见,然工词者不失才人之胜”。在沈、汤之争后,大量的学者抒发自身的观点,或偏向沈璟,或认同汤显祖,促使沈汤之争延续。然而,受戏剧自身的性质影响,其自身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剧本,还需要获取观赏者的认同,才能从根本上体现出实际的价值,否则,无论多优秀的剧本都只能是剧本,而不能称为戏剧。从戏剧的本质上进行分析,汤沈之争的主要原因在于剧本的价值定位与本质,例如,以汤显祖为例,在创作过程中,他以灵动与才情为基础,重視戏曲语言的神色,而对于音律的要求则不高,主要追求文本的实际价值。然而,沈璟与其恰恰相反,认为音律是重要的内容,并创作出合理的曲律系统,进而追求其表演的艺术价值。

三、沈汤之争围绕的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

(一)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的主次。从二者的关系来看,文学价值最终是为表演价值而服务,例如,在戏曲的剧本创作过程中,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进行舞台表演,最终成为经典的戏剧作品,而相对来说,其他的相关过程知识属于创作的一种手段,其为了最终的目标而服务。实际上,我们也不可否认,戏剧剧本自身的文学价值体现与剧本自身的好坏存在密切的关联,一个具有优秀文学价值的戏剧剧本是可以成就一场成功的戏剧演出的。例如,以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为例,该作品的成功主要是实现了作品自身存在的本质价值,在舞台中进行表演,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如果某一部作品为单一地强调自身具备的文学价值,则导致其忽略自身的最初意义,而沈璟正是看清了这一点,进而提出了:“宁协律而不工”观点[2]。

(二)从受众角度进行分析。从作品的受众人群进行分析,人们显然对于表演更感兴趣,例如,以实际的表演为例,戏剧表演的观众,明显比阅读剧本的读者要多得多。随着不断的发展与变化,戏剧的受众人群也逐渐发生改变,其受众人群逐渐普遍化,例如,部分中下层百姓逐渐成为受众人群,但由于中下层百姓的文化水平有限,对于该类人群来说,剧本的文学价值远远要低于实际的价值,而实际的表演则不同,对于百姓来说,通过有效的演出,可以直接引起受众人群情感上的共鸣,并深受观众的喜爱。

(三)从传播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戏剧作品主要通过表演进行传播,尤其是相对来说,在戏剧作品取得一定的表演成功后,可以促使作品广为流传,例如,戏剧表演者可以在全国各地进行表演,进而最大程度的宣传戏剧作品。而当只有剧本进行传播时,人们传播的唯一方式就是阅读,其传播的范围较为狭窄,难以广泛流传。

四、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著名的沈汤之争,作者对于戏剧的剧本文学价值与表演价值进行合理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戏剧的本质与特点,并且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沈派的观点更具有可操作性与现实性,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音律的重要性。受汤沈之争的影响,当前学术界普遍接受“双美兼具”观点,而笔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