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pdfVIP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对当代中国法制建设的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儒家传统思想对当代中国

法制建设的意义

1.治安形势日益严峻,社会遭遇道德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

水平显著提高。然而繁荣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犯罪

率开始急剧上升,社会道德体系千疮百孔,几乎到了崩溃的

边缘。有人说我们的社会已经陷入道德危机、信仰危机、诚

信危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近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奉为

至理的法律至上、司法独立、司法公正、程序正义等一系列

西方的法律理念似乎无能为力。

2.司法成本日益增大,社会矛盾却越来越尖锐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的法律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各类诉讼案件不断增加。然而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当一部分

的公民纠纷并没有因法院的审判此而得到化解,相反的是缠

讼、上访甚至是由民事案件转化为恶性刑事案件的情况时有

发生。这说明现代司法在真正化解人际纠纷、协调人与人的

冲突方面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这些情况的存在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并积极寻找解

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

二、对儒家几种重要思想及其对当代法制建设意义的分

在我国,儒家传统思想占有重要作用,它的“和合”、“仁”

等观念深入人心,而这也与我们当前“和谐社会”的理念相

契合,这些思想及其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和为贵的思想、“仁”的思想及中庸的处世观念

“和合”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孔子曰:“礼之

用,和为贵”,他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提倡“贵和尚中”。

当出现纠纷时,中国人通常采用“劝讼”与“息讼”的调解

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目的是使当事人相互谅解,以保持个

人间的和睦与社会的和谐。

中国传统哲学主张人际关系和谐,提倡宽容,儒家“仁”

的思想是这种传统主张的典型表现。孔子说:“夫仁者,己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如果将古代“仁”的思想应用于刑事纠纷,必然提倡对犯罪

人的宽恕并帮助其改善更生。

“中庸”思想对上面提到的问题也有积极作用。所谓的

中庸就是“致中和”,就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一

思想和以和为贵的“和合”思想一致,重视当事人和谐关系

的修复,并且通过调解以“劝讼”、“息讼”,避免行为人被

贴上罪犯的标签,以利于其回归社会,这与我们当前维持社

会和谐稳定的目标有积极意义。

2.“无讼”、“慎刑”的传统理念

中国社会是一个因血缘及地缘上的密切关系而结成的

“熟人社会”、“亲情社会”,重视人际关系的讲信修睦。人

们形成了“以诉讼为耻,以无讼为德”的观念。孔子就多次

声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种主张在刑事

政策上表现为反对苛政、滥刑、重罚,主张恤刑慎杀,德主

刑辅,这是一种“慎刑”的理念。就像宋代包拯所认为的:

“治平之世,明盛之君,必务德泽,罕用刑法。”总之,“无

讼”与“慎刑”的观念提倡通过协商和解来解决刑事纠纷,

以保持人际关系的和谐。

今天,司法的宗旨仍然是定分止争,化解矛盾,为社会

提供法治保障。古代的“无讼”观念以及古人为此理想所作

的努力对我们今天社会的法制建设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道德教化的传统

儒家文化向来注重道德教化,儒家认为人性无论善恶,

都可以凭借道德的力量进行教化。《论语?为政》就主张:“道

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

耻且格。”在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违法犯罪被认为是未受

到教化或教化不彻底所致,应当再次对其进行教化,而不是

一味苛求刑罚制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治平”之效。当今

中国社会的社会矛盾、道德的危机、信仰的危机不是仅靠法

律就能解决的,法治社会的法律必须具有神圣至上的权威,

也只有这样的法律,才能实现法治的目标。

儒家的上述思想,历经几千年传承,已经根植于我国社

会的方方面面,其影响至今仍然广泛地存在着,具有强大的

历史惯性。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国的

现代法制建设必需要立足本国的实际,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

独到之处,使其能在今天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子路.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2]杨伯峻.论语?雍也.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3]杨伯峻.礼记?中庸.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4]杨伯峻.论语?颜渊.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12.

文档评论(0)

199****27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博士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