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 四章》上课教案.pdf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 四章》上课教案.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择性必修上册6.1《老子四章》上课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

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

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结合注释,初步读懂文章的能力。

识记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积累文化常识和

文言句式。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有”和“无”、“知人”和“自

知”、“胜人”和“自胜”的关系,理解老子的辩证哲学。审美鉴赏

与创造:理解文中老子的思想和道家的观点。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

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传承其中积极、优秀之处。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难点:理解老子的辩证思想,注意区别对待思

想中的消极因素。引导学生把握《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

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秦诸子中,有一个人,很有神秘感,传说他母亲怀了八十一年

的身孕,才从腋下产出他。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

为老子。老子在周王室担任过守藏室史(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看

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骑青

牛过函谷关时,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我们

第1页共6页

今天学习的内容便出自此书。

二、写作背景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在他的老师商

容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究底,对知识非常渴望。为了解

开自己的疑惑,老子经常观察日月星辰,思考天为何物,以致经常睡

不着觉。后来,商容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这段经历,使老子积累了

丰富的知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老子生活于春秋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周朝式微,各诸侯为了争夺

霸主地位,不断发动战争。残酷的战争让老子目睹了民间疾苦,作为

周朝的守藏室史,他提出了一系列治国安民的主张。《老子》一书所

述的内容便反映了他的思想和主张。

三、作者介绍老子(生卒年不详),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字伯阳,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

为而治”,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四、题目解说《老子四章》选取了《老子》第十一章、第二十四章、

第三十三章和第六十四章的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老子的思想。

五、层次结构1.第十一章: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

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2.第二十四章:阐述“有道者不会彰

显自我”的道理。3.第三十三章:强调人要“自知”“自胜”“知足”

“强行”,加强自我修养。4.第六十四章:告诉人们要始终保持慎重,

要依照自然规律,要有坚定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地去完成某件

第2页共6页

事情。同时,引出“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做法。

六、全文分析1.第二十四章中“企者不立……自矜者不长。”使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这里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作比喻,说明“自见”“自是”“自伐”“自

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会使人们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

2.第三十三章中的“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的“富”与“志”各有

什么含义?“富”即富有,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富足。物质的需求不高,

也能相对富足。“志”即志向,志向只限于思想意识,不是“有志”;

只有将志向付诸实践,并坚定不移,竭力实行,才是“有志”。

3.如何理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包含的意味?这些语句中包含辩证意

味,其表现及结果往往是对立统一的,贯串着以退为进和所谓“委曲

求全”的处世哲学,但它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以要灵活

运用。

4.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应怎样理解“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自

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最

难能可贵的。“知人”“胜人”十分重要,但是“自知”“自胜”更

加重要。一个人倘若能审视自已、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并且切实执

行,那他就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5.老子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的排比句式来强调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也曾

强调积累的重要性,两者的思想是否相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2092338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