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早期的学术思想探究-以《鞲轩语》为中心.docx

张之洞早期的学术思想探究-以《鞲轩语》为中心.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张之洞早期的学术思想探究

以《鞲轩语》为中心

?

?

?

?

?

??

?

?

?

余倩倩杜保钢

[摘要]《輶轩语》为近代著名教育活动家张之洞所撰。光绪元年(1875),张之洞督学四川,此书是为诸生、学僮“举业”而作,分“语行”、“语学”、“语文”三篇,先行后文,重在讲读书治学之方法,其书名之所以叫“輶轩语”,是“取扬子云书輶轩使者绝代语释之义”。此书集中体现了张之洞早期德育为体,智育为用,恶公羊,兼汉宋,以及“经世”“务实”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张之洞;《輶轩语》;学术思想

B-49:A:1672-8653(2013)01-0056-03

光绪元年,任四川学政的张之洞认为四川省“至军兴以还,学额日广,品行实学尤须极力讲求”“臣惟有首励以廉耻,次勉以读有用之书”[1],故于光绪元年建成尊经书院,并为求学者编撰《輶轩语》一书,以“行赏罚,申以董戒”“深者为高材生劝勉,浅者为学僮告诫”[2]。

一、德育为体,智育为用

张之洞在中国教育史上较早提出德、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随着张之洞本人对教育的不断探索,最终发展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光绪二十八年,他在《筹定学堂规模次第举办折》论道:“考日本教育,总义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端,洵可谓体用兼赅,先后有序。礼失求野,诚足为我前事之师,虽中国地广人多,时艰帑绌,改弦更张之始,凡诸学制固不能遽求美备,而宗旨不可稍模棱,规模不可过从简略。”[3]张之洞在论述德育、智育全面发展时,特别强调以德育为体,智育为用,以德育为先,智育随后,这既是张之洞本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体用观的初步体现,也直接承袭了中国德化主义教育传统。《輶轩语》中德育为体,智育为用,德智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点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1、关于德育

《輶轩语》一书中,强调德育的语行篇放在了本书的首位,张之洞认为德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关于德育,张之洞又将忠君爱国列在首位,其《輶轩语》语行篇开头便说“教士之道,其宏纲要领,世祖皇章卧碑八条,圣祖皇帝圣谕十六条尽之,凡属士林,恭敬遵守。”[4]即使二十年之后,他在《劝学篇》中亦表明“当此时世艰虞,凡我报礼之士,戴德之民,固当各抒忠爱,人人与国为体,凡一切邪说暴行足以启犯上作乱之渐者,拒这勿听,避之若浼,恶之如鹰之逐鸟雀。”[5]可见他虽从旧式官僚转化为洋务大吏,思想上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其忠君爱国的德育主张不曾改变。

张之洞非常重视一般道德品行的培养。他认为士子首先须“德行谨厚”即“心术慈良不险刻,言行诚实不巧诈,举动安静不轻浮,不为家庭事兴讼,不致以邪僻事令人告讦,不谋人良田美产。住书院者,不结党妄为,无论大场小场,守规矩,不生事。贫者教授尽心。富者乐善好施,广兴义学,捐钱多买书籍,置于本处书院,即为有德。”“人品高峻”即“不涉讼,不出入衙门,不结交吏胥,不参预本州县局事。必不得已入局者,不侵渔。教书院义学不素餐,求功名不汇缘,试场不作弊。武生勿兴帽顶来往,即为有品。”“砥厉气节”即“士人立身涉世,居官立朝,皆须具有气节。当言则言,当行则行。持正不阿,方可无愧为士。”“习尚检朴”“尝谓一乡风俗,视乎士类,果能相率崇俭,乡里必有观感。浮华渐除,生计自然渐裕。”[6]其次,张之洞认为士子须“立志远大”即“不以一衿而自足,不以能文而自满。立志希古,不随流俗。无论学行两端,常与古人比较,不以今人自宽,是谓远大。”[7]最后,须谦虚求学,张之洞告诫士子“戒轻言箸书刻集”即“读且不能尽,名且不悉知,何暇言著书哉!……必能精通专门之学,读尽专门之书,真有所见出乎其外,方可下笔。”“戒自居才子名士”即“文学之道,先贵诚笃。世有聪明浮薄之人,能作浅薄诗数首,略记僻冷书数语,便兀傲放荡,乖僻不情,自命为才子名士。不惟见笑大方,一染此种气习,终身不可入道。”[8]

2、关于智育

张之洞一生的思想变化较为明显,但在其早期任浙江、湖北、四川三省考官、学政期间,其智育思想一直限制在传统儒学的轨迹范围内,《輶轩语》语学篇中,列举了为学之道有四,一读经,二读史,三读诸子,四读古人文集。这时的张之洞把智育概念限制在中国传统学术范围内,且“通经”被列为智育的首要内容,张之洞认为“读经宜读全本”“《周礼》《礼记》《左传》断不可删。即鲁纯者,亦须买全本。就其上钩乙选读,日后尚可寻检寓目,不然终身不知此经有几卷矣。”“读经宜正音读”“古时九州,语言不同,而诵《诗》读《书》,同归正读。故太史公曰,言不雅驯,荐绅难言。班孟坚曰,读应《尔雅》古语。”[9]张之洞特别强调“宜读汉学”“汉学者何?汉人注经讲经之说是也。经是汉人所传,注是汉人创作。义有师承,语有根据,去古最近,多见古书,能识古字,通古语,故必须以汉学为本,而推阐之,乃能有合。”[10]关于读史,张之洞认为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