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当前舆论环境下美国7L子学院发展的法律研究
?
?
刘会春
摘要当前美国的孔子学院正面临歪曲的舆论环境,舆论将孔院与中国的“软实力”挂钩,把孔院视为中国海外宣传工具,批评其试图干涉美国民主制度和自由表达。面对无端指责,直面回击是说清事实真相的一个渠道,而剖析孔院面对的法律问题,并从修改《孔子学院协议》、寻求法律豁免、合规孔院中方人员的签证、加强对孔院中方人员的美国法律培训等方面进行法律应对,是寻求在美孔院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美国孔子学院舆论环境法律应对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经费项目“跨文化交际理论规范构建研究”(18YJA740017)的阶段性成果。
:D920.4:A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1.356
一、美国孔院的基本情况
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孔院”)走过了15年的发展历程,作为新时代一种新型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平台,孔院正在全球范围内稳步有序发展。客观地看,国别不同,地区不同,孔院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各不一样。美国作为孔院最多的国家,顶峰时期曾占到中国在全球孔院和课堂近四成。近几年来受不实舆论的影響,在美孔院的发展在数量和规模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孔院数量略有所减少。
在美孔院协议一般都涵盖5个业务范围,即:教授汉语、培训汉语教师、组织汉语水平测试(HSK)、提供有关中国文化和教育的信息和咨询服务、进行语言和文化交流活动。这5大模块在孔院的运营过程中又可进一步归纳为汉语教学和教师职业发展、文化与艺术交流、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公共关系与拓展等4个模块的业务领域。抛开政治偏见和意识形态,在美孔院遵照协议,遵守法律和学校规章,为美国的汉语教学提供务实有效的服务。
然而,美方舆论媒体怀疑孔院,把孔院曲解为中国政府的机构代理人,认为孔院从事文化渗透工作,认为孔院视不讲“真实”的中国,只讲“正确版”的中国,认为孔院助长中国在海外的软实力,各种有失公允的舆论应声而起,并指控孔院为中国政府的宣传工具以及中国对美国施加影响的工具。针对不实舆论及其可能的影响,本文拟从法律角度阐释应对策略。
二、在美孔院当前面临的不实舆情
(一)舆情走向
自2004年美国第一家孔院成立以来,虽然曾发生过2009年洛杉矶哈岗学区的“孔子课堂风波”、2012年美国孔院的“签证风波”等事件,但在所谓新闻自由的美国社会,这尚没有造成大的负面舆论冲击。但近两年,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针对孔院的不实言论开始抬头,掀起对孔院审查的风波。如2014年美国大学教授委员会(AAUP)的报告《论与外国政府的伙伴关系:以孔子学院为例》对孔院限制学术自由的煽动,2017年美国NAS的报告《外包给中国:孔子学院与美国高等教育的软实力》要求对孔院的审查,以及2018年美国个别国会代表和参议员要求其所在的州关闭孔院的信件风波,美国孔院被一步步地遭到舆论绑架,负面舆情构成当下对美国孔院的一股潮流。
(二)负面舆情的指向
1.孔子学院被指控为中国软实力的工具。“软实力”,按哈佛大学约瑟夫·奈(JosephNye)教授的定义,是指“一种通过吸引而不是强迫或支付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即为一种感染或吸引的能力,而非强迫的能力(或硬实力)。把在美孔院描述为软实力的工具,有人在2007年就曾有此用心。但以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为媒介的软实力原本没有理由反对,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英国的文化委员会,都走在中国海外孔院的前面,它们没有因为“软实力”而遭受任何非议;美国借助官方的“和平队”及各类民间基金会等多种形式在世界范围内竭力弘扬“美式英语”的做法就更不用说了。但“软实力”一旦与孔院挂上钩,就成为舆论攻击的标签,批评孔院企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过去辉煌历史来理解和接受当代中国,软实力的标签使孔院成为美国社会有些人防范的对象。
2.孔院被指控为违反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孔子学院被认为会危及学术自由,最直截了当的理由是孔院建在大学校园里,这种无中生有的指控已成为最常用的一种攻击手法。攻击者们担心孔院审查教材内容和限制教员对中国题材的研究。例如,AAUP的报告批评说“孔院作为中国政府的长臂,忽视学术自由,大学许可汉办对孔院学术活动的控制是与学术自由的原则相悖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从AAUP官网上所有指控孔院影响学术自由的文章来看,没有一篇能给出干涉学术自由的详实证据。诸如NAS对孔院限制学术自由的批评,只是在AAUP报告的基础之上做的吹毛求疵解释,不过是歪曲观点的再次重复,所谓的“孔院就像是学术自由的汪洋里一座座反自由主义的岛屿”的罔顾事实的批评,无非是在“罗织罪状”后的一种构陷,值得人们反思。
3.孔院被指缺乏透明度。透明原则可谓是美国不受外来行为人操纵的法宝。但舆论对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