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docx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

?

R711.71A1672-5085(2013)08-0169-02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镜下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与临床诊断相符。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应严格掌握剖腹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规范操作,并加强对腹壁切口的保护,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预防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以25—45岁育龄妇女多见,发病率10%-15%[1],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盆腔外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在增多。据不少文献报道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现将我院6年来共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患者,年龄24~40岁,平均30.5岁。9例均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继发于足月妊娠子宫下段剖宫产6例;中期剖宫取胎并行输卵管结扎术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1例;发病时间为手术后10月—5年。

1.2临床症状9例患者均主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腹壁切口附近触及结节或肿块,胀痛,经期增大,经后缩小,肿块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灶直径1.0—4.0cm,均为单发病灶。

1.3辅助检查腹部病灶均行彩超示:切口瘢痕部位或邻近组织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完整包膜,包膜内缺少血流信号。

1.4治疗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连续硬模外或腰硬联合麻醉,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后进行,均切除病灶外0.5-1cm正常组织。术中见病灶位于皮下2例,位于脂肪层3例,位于筋膜层3例,侵及腹直肌1例,本组患者无累及腹膜及盆腔脏器。所有病例术后均送病理检查。

2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均完全切除,切口愈合良好,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本组病例均未服药,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

3讨论

3.1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遗传学说;免疫调节学说。经典的为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发生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有关。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多数继发于足月和中孕剖宫手术后,认为其发生与手术操作时将子宫内膜碎片种植于切口所致。属医源性种植。由于异位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出血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反复多次出血和致密粘连形成瘢痕,集聚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包块,可在术后数月或数年在腹壁切口疤痕处出现典型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表现为切口局部有硬结,周期性疼痛和增大。

3.2诊断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特点:有下腹部手术史,尤其是剖宫产史,出现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胀痛及腹壁切口触痛性结节或肿块,经期增大,经后缩小,肿块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行超声检查:腹壁内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完整包膜。病理特点:子宫内膜样腺体、内膜间质和(或)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根据以上病史及典型症状和体征可明确诊断。

3.3治疗

首选为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病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切除范围应切除病灶周边至少0.5-1cm的正常组织,以便彻底切除病灶,防止复发。手术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后进行,此时病灶变大,界限清楚,易于操作。药物性治疗目前普遍认为效果不明显,可能由于切口愈合过程中形成坚硬的瘢痕,病灶处于瘢痕中,药物难以渗透到局部而发挥作用。但多数学者认为:病灶较大也可根据具体情况先选择药物作为辅助治疗。

3.4预防

预防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应注意:(1)降低剖宫产率。(2)剖宫产时注意手术技巧,尽量避免蜕膜组织和子宫内膜间质成分散落在手术区。(3)胎盘娩出后直接放入治疗盘内,并迅速吸净血液,尽量减少宫腔内的血液污染切口。(4)缝合子宫壁时避免缝线穿过子宫内膜层,缝合子宫切口后更换吸引器头,关闭腹膜后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腹壁切口,以免子宫内膜种植。(5)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时,除保护好腹壁切口,术毕要仔细清洗以避免子宫内膜组织的种植。(6)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防止剥离囊肿时破裂污染切口而引起种植,粘连重者不必强行剥离,先穿刺囊肿然后抽内液。(7)提倡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李亚里,张淑兰.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使用妇科与产

文档评论(0)

134****95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