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优先发展的两大永恒话题.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教育优先发展的两大“永恒话题”

?

?

王湛

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二十余年来实施“两基”工作的关键,也是二十多年来教育的“永恒话题”。今天,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正成为指导和推动普及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新的理念,成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要求,而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措施。紧紧抓住这两大关键,均衡和公平将愈来愈走近我们。

一、教育投入问题。

2001年国务院在部署全国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确立政府负责、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时,曾提出农村义务教育的“三保”,即保工资、保安全(修缮校舍危房)、保运转。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成效很显著。教师工资有了保障,D级危房消除了,公用经费也按各地确定的标准安排了。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就不再需要增加了呢?确实,在一些同志中间,尤其是在掌握公共财政支配权的一些同志中间是有这样的看法的。因此,首先要对农村义务教育是否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统一思想认识。

对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农村义务教育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

第一,广大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是很低的。

2001年提出的“三保”,是一个低标准的要求,可以说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生存底线。不能按时发放教师工资,教师生计成问题;危房不修,师生安全受威胁;没有公用经费,学校正常教学无法开展。这是学校起码的生存条件。在2001年体制转变、地方财政收入水平较低、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只能先提出这样一个低标准的要求。而达到这个要求,在当时也是有不小的困难的。我们知道,即使达到“三保”,农村义务教育在经费保障方面,仍然有不小的缺口。

比如,保教师工资,只是要求保教师的国家标准工资,对省和省以下地方出台发放给公职人员的津补贴,并未作明确的要求,不少地方财政预算未作安排,有的地方教师拿不到津补贴,有的地方靠从学校收取的学杂费中挤出一部分发放,有的甚至靠违规收费发放。至于农村教师的医疗、住房等应享受的由公共财政提供保障的待遇都没有着落。这些涉及教师待遇的问题,按《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都应予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财政按政策安排经费。

再比如学校校舍修建,绝不仅仅是消除危房,更不只是消除D级危房。一个学校几千甚至几万平方米的校舍,维修更新、小型基本建设必不可少。“保安全”修危房,并没有能保障学校正常的全部修建任务。

关于“保运转”,长期以来,农村中小学运转经费主要靠收取的学杂费,许多地方学杂费也没有能全部用于公用经费支出;各地财政预算安排得很少,有的地方基本没安排。今年全面实行免除学杂费后,公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但由于国家还没有统一制订基准定额,各地标准不一,总体偏低。我在一些农村学校了解到,财政安排的公用经费虽较以往有所增加,但只能保障最基本的运转。图书、教学仪器、文体设施购置经费很少,教师进修必需的经费难以保证。至于解决长期困扰农村中小学的债务问题,更需通过加大投入来逐步化解。

第二,国家、社会和广大群众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通过加大投入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是新形势下对义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前20年,我们主要的目标是解决让所有的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的问题。到今天,我们必须而且可能用更大的力量来解决经济困难家庭孩子“上得起学”的问题,同时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广大农村孩子能“上好学”。

据国家教育督导团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今年春天对中部9省督导检查提供的报告显示,今年春季开学后,中部地区15万多所农村中小学校已经免除了5800多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为1300多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了教科书。实际上,享受免费教科书的学生还不足学生总数的30%,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进行生活补助的面就更窄,资金到位的情况也不够好,而且“一补”的标准低。即使这项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地区,每天也只能补助1元钱。农村寄宿学校的生活用房建设和生活设施配备任务还很重。实现“上得起学”和“上好学”的目标,要做的事还很多、很多。

第三,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加大经费投入。

协调城乡、区域教育,均衡义务教育资源,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城乡之间教育不均衡,主要是教育资源不均衡,是教育投入的不均衡。同一地区城乡中小学生均事业费、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差距很大,而大城市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就更大。生均事业费往往是数倍差距,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差距达10倍以上,甚至接近20倍。2005年,中部某省生均预算内教

文档评论(0)

183****9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