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历史交通地理视域下清代关中盆地交通发展研究
?
?
贾淋婕聂炜鑫曲彬滨
【摘要】文章研究解析了清代关中盆地交通发展概况。认为清代关中道路在承袭明朝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辐射网状道路系统,具体分为向西、向东两大主干道,及向西北和向东北的两大辅道。文章梳理、统计并比较了驿站与其配套设施的增减情况,从自然地理与人文社会角度分析了关中盆地道路发展的区域格局,总结关中盆地交通网络构建的特点。
【关键词】清代;关中盆地;道路;驿站;历史交通地理
交通建设是国家建设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清朝在继承明朝基础上,为适应复杂多变的边疆局势和政令传达的官方需求,发展形成了驿、站、台、塘多元的交通网络。作为中原至西北边疆的必经之处,关中盆地内东西向道路的构建十分重要。目前学界有关清代关中交通的研究有王开《陕西古代交通史》一书着重论述驿路的分布。[1]李刚、刘向军《试论明清陕西的商路建设》[2]和张萍、杨方方《明清西安与周边地区道路交通建设与商路拓展》[3]二文通过道路研究清代关中商业交通网络。总之,学界更关注交通史或交通经济地理研究,对于关中地区道路发展及分区研究的成果较少。所以,基于康熙、[4]雍正[5]以及清末[6]时期编撰的《陕西通志》,从历史交通地理学角度,在梳理关中盆地驿站与道路变化的基础上,研究清代关中地区东西向道路的建设和发展,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通向甘肃的西路与西北路
西路作为皋兰官路的一部分,起自西安府长安县,向西北50里至咸阳后,西北行40里至醴泉,由醴泉向西40里至乾州,再向西90里至永寿,永寿西北70里至邠州,邠州向西80里至长武止。其驿站与驿路的分布情况如下:
受地形和需求影响,西安府至兴平县所设驿站的配置数均多于西北五县。以醴泉为界,醴泉以东各府县皆地处关中平原,地势平坦,运输需求量大。咸阳凭借皋兰官路、四川官路交汇于此的优势,结合渭河水运,成为水陆交通枢纽;西安作为陕西政治中心,文书传递和物资运输更是频繁。醴泉以西各县处于黄土高原南缘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道路崎岖,难以通行。永寿、邠州和长武等县因崎岖的地形发展为军事重镇,因此,西路西段更突出军事需求,驿站配置额数较少。而在清中后期,受地形限制的永寿、邠州、长武等县在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备,新型道路交通普及较晚的影响下仍保留传统的驿站体系,较西安、咸阳等地驿站配置减少数较少。
关中沟通西北的道路除皋兰官路西段外,还有一条道路起辅助作用。该路由西安府咸宁县西北70里至泾阳,在泾阳分岔道,向西北行90里至淳化,再向北100里过石门关至三水(今旬邑)后出陕西,至甘肃庆阳府界。
由表可知,西北路整体建设较西路落后:其一,西北路驿站较少且远。清代每60里设一驿站,而淳化至三水100里才设一驿。其二,驿站配置较为缺乏。淳化县驿与三水县驿马与马夫的额数均为个位数。额数较多的泾阳是因其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又借泾河水运使得“五方之邮传络绎,百端之供应稠繁”,[7]这与西北方向道路没有太大关联。
相比西路,西北路配置少,功能地位较弱,这主要受地形、通达程度、经贸等因素影响。首先,三水与淳化皆位于黄土高原南部,塬、梁、卯、沟相互交错,山峦重叠,难通车路,相较于西路经渭河谷地北上邠州路途艰难。其次,西北路出三水后,抵达庆阳府。庆阳府“居甘陕东北,距省一千一百余里,不免鞭长莫及,若归入陕省,转称近便。”[8]而西路经甘肃平凉后,可直达西北军事重镇兰州。第三,三水与淳化均是僻壤小邑,土地贫瘠,百姓贫穷,经济落后,不通商旅,且“本县山僻之邑,民不嗜茶,路不通马……山僻而招商不至,民贫而运盐无资。”[9]因此,西北路各县贫弱的经济和低迷的消费市场严重制约了该区盐运茶运和商业的发展。
二、通往中原地区的东路和东北路
东路是关中地区最为悠久的一条道路。其大致走向为咸宁县向东北50里至临潼,向东北60里至渭南,向东北行50里至华州,向东北70里至华阴,再向东北行40里至潼关卫。东路作为皋兰官路一部分,具有递送政治文书、输送军事物资及运送经济货物的作用,故在驿站设置和人员的配备上更加完备。
由表可知清代西安府东路的驿站配置呈下降趋势。临潼县、渭南县、华州和华阴县的驿站配置保持同步,潼关卫虽有减少但变化不大。总体来说,承担功能多、人口流动大的东路上是关中地区各道路中配置数额最大的道路。
东部道路的特点是受地形和区位的影响。西安府东路沿途城市均处于关中平原,南依秦岭,北靠渭河,平坦开阔的地形让城市具有发展潜力,对交通运输工具的制约较小,牛、马车皆可使用,所以东路的运输种类和效率较高。此外,东路承袭明代道路系统,沿渭河流向呈东西向分布,初为水陆结合的运输方式,后因渭河水运的衰落而承担更繁重的任务。
东路道路处于豫陕晋交汇的三角区,是中原沟通西北的纽带。东出潼关,既可向北,渡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