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俄罗斯颓废主义诗歌的死亡美学研究.docx

20世纪初俄罗斯颓废主义诗歌的死亡美学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20世纪初俄罗斯颓废主义诗歌的死亡美学研究

?

?

李暖

摘要:颓废主义思潮于19世紀末、20世纪初弥漫于社会转型中的俄罗斯,对整个俄罗斯文学以及我国的颓废主义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国内学界对其研究并不充分。颓废主义可以视作世纪之交西方及俄国在世纪末情绪的笼罩下对传统价值观作出重估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称。它以“二元主义唯心论”的死亡美学为核心,在索洛古勃、布留索夫等俄国象征主义诗人的诗歌中构建了“死亡的彼岸”,是世纪末情绪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对颓废主义诗歌死亡美学的研究可以发掘出世纪之交知识分子虚无精神状态中的进步性,并更加深刻地理解俄罗斯文学中的生命哲学和神话诗学传统。

关键词:颓废主义;象征主义;诗歌;死亡美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颓废主义(Декадентство)思潮弥漫于社会转型中的俄罗斯,对文学,特别是象征主义诗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Декадентство一词源于拉丁语decadentia,意为衰落。然而,颓废主义这一概念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含义很广。知名学者托尔马乔夫(В.М.Толмачев)认为,颓废主义可以视作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及俄国在世纪末情绪的笼罩下对传统价值观作出重估的一切文化现象的总称[1]208。

颓废主义思潮最先表现在象征主义诗歌中。其源头可追溯到波德莱尔、魏尔伦等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中充满了坟墓、骷髅、游魂等阴暗的意象,是颓废情绪最早的表现方式。在俄罗斯,颓废主义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来自法国的舶来品,其与象征主义的关系有很大的争议性。一般认为,在俄罗斯诗歌中,颓废主义并不能算作一个独立的派别,而是一种弥漫于部分早期象征主义诗人创作中的悲观绝望的情绪。它反映了19世纪末知识分子不满于社会现状、向虚无的彼岸寻求寄托的精神状态,是世纪末情绪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颓废派的代表诗人有索洛古勃(Ф.Сологуб)、布留索夫(В.Брюсов)、梅列日科夫斯基(Д.Мережковский)、巴尔蒙特(К.Бальмонт)、吉皮乌斯(З.Гиппиус)等。他们倾向于绝对悲观的审美理念,并效仿魏尔伦等法国诗人自称为“颓废者”。

颓废主义的主要审美理念是,表现没落、衰退和死亡,以死亡和虚无为美,追求怪异和神秘主义的氛围。颓废情绪笼罩下的诗人将死亡和虚空看作世界的本质,在“象征的森林”中选取与虚无的本质更为接近的东西,阴影、墓地、黑夜、雪、游魂……他们“二元论唯心主义”的视线游离于黑白两个国度的交界,在象征的大网与世界的种种面孔之中看到生命的虚假和死亡的真实。

颓废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哲学基础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和尼采的反理性主义思想,其世界观主要围绕生命的虚假性和死亡的真实性展开,崇尚一种“二元论唯心主义”(Манихейскийидеализм)。其核心主张可归纳为三点:一,生命是虚假的,充满了丑恶,而死亡是绝对真实的本质,是应当追求的彼岸;二,世界已死,没有未来,人类的最终归宿是撒旦主宰的由美和死亡构成的凄冷安宁之王国;三,人应当逃离此岸的虚假幻象,在死亡之中寻找美和真理。这种绝对崇尚死亡并将其视作彼岸和归宿的审美理念在索洛古勃、梅列日科夫斯基、吉皮乌斯等颓废派诗人的作品中清晰地表现出来。笔者认为,从精神根源、哲学思想,到题材体裁、诗学阐释,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对颓废主义的死亡观和美学态度做出解读:

一、精神根源:向死而生的疲惫

郁达夫论及颓废主义时曾说:“因产业革命的结果,在文明灿烂、物质进步、人性解放了的时代,个人的自我主张自然要与古来的传统道德相冲突。这些青年战得精疲力尽,自然要感到倦颓,……弄得精神成了异状。”[2]180这段话作为对颓废主义最为精辟的论述被广为引用,不仅因其阐明了颓废主义的社会根源,更重要的是,它揭示出了颓废主义的精神实质——在时代与人生面前的彻底的疲惫感。

尼采认为,现代文明的症结在于生命本能的衰竭和生活意志的丧失,这种文明的衰弱即是颓废。尼采在《瓦格纳事件》中提到,颓废问题包括退化的生命、求毁灭的意志和极度的疲惫[3]5。诗人的颓废是文明衰颓状态的投影,是在诸神黄昏的阴影中对生命和世界本质做出的新的思考,其颓废情绪本身便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

世纪之交特殊的社会历史语境是这种疲惫状态产生的首要因素。颓废主义并非纯粹的舶来品,它在俄国的传播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Декадентство一词除指一般意义上的衰落,还喻指文明之衰颓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上折射出的病态。颓废主义诞生之际,阿纳托尔·巴茹在《颓废者》杂志的宣言中称:“宗教,习俗,正义,样样都在衰朽……在一种衰落文明的腐蚀下,社会分崩离析……”[4]188颓废主义从一开始便与时代的没落紧密相连,它用绝对虚无的生死观暴露出了时代的颓唐和社会的病症。同样,颓废主义在俄罗斯的传播也是时代重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94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