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莹的书院教育实践及其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姚莹的书院教育实践及其影响

?

?

江小角刘振

摘要:姚莹是桐城派重要代表作家,号称“姚门四杰”之一。一生为官为文,不忘教育,既考察关心书院建设,也曾亲自主讲书院。主张书院教育要兴仁讲让,教化风俗;讲求道义,敦崇实学;敬仰前哲,振兴文风;慎选山长,广育人才。姚莹的书院教育实践,不仅促进了有关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而且对桐城派古文理论和程朱理学的传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姚莹;书院;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桐城派

:G529:A: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安徽桐城人。姚莹少时家贫,不能应试,靠姚鼐提供支持,才得以入场考试。郡试时,姚莹名居榜首。嘉庆十三年(1808),二十四岁的姚莹考中进士。嘉庆二十一年(1816),授福建平和知县。次年,调任龙溪知县。姚莹治理龙溪功绩卓著,“治行为闽中第一”。[1]11669嘉庆二十四年(1819),姚莹调任台湾知县。道光元年(1821),任噶玛兰通判,鼓励百姓开垦,兴利除弊,积极促进汉族和高山族友好团结,深得民心,政绩卓著。道光十一年春,姚莹至京师,与龚自珍、魏源、汤鹏、张际亮等相交游,探究经世之学,关注国势民生。后任江苏武进、元和等地知县。因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向朝廷力荐,擢升高邮州知州,未赴任,改任淮南监掣同知。道光十五年,护理两淮盐运使事。道光十七年九月,授台湾兵备道,并照例赏加按察使衔。在此期间,姚莹与达洪阿团结合作,率领台湾军民奋力抗击英国侵略者,并取得重大胜利。道光二十三年,姚莹、达洪阿被诬蔑“冒功”,遭革职查办。后昭雪平反,以同知直隶州知州,发往四川效用。道光三十年,擢升广西按察使,后卒于湖南按察使官任。

姚莹天资聪颖,学识渊博,视野开阔,主张经世致用,是近代中国早期“睁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以来学界对他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研究的视角多集中在文学创作成就、学术思想、军事活动、涉外交往等领域,然而对其书院教育实践及其思想,未曾专门探讨。姚莹在各地为官,高度重视教育,他的办学主张和实践活动,在当时乃至后世,均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姚莹书院教育活动的考察,总结其教育理念,探讨他对地方教育事业和桐城派传播发展所作的积极贡献。

一、姚莹书院教育活动述略

姚莹对书院教育情有独钟,早年求学之时,就留心书院教育;青年时期,就曾主讲书院;后来四处为官,不忘兴建书院,发展地方教育。

1.主讲书院及经署讲学①

嘉庆十一年(1806),姚莹赴安庆参加考试,其时姚鼐主讲敬敷书院,姚莹就住在书院之中,并向姚鼐求教问学。次年七月,姚莹到金陵(今南京)参加乡试,住在钟山书院,②恰逢姚鼐“复主钟山书院”。[2]374姚鼐晚年欲编辑其伯父姚范的著作,但因年老体衰,就把这个重任托付给姚莹,并嘱托他要潜心治学,不可沽名钓誉,还批评时人“著书以多为贵,此但取欺俗人耳”。[2]374姚鼐这种严谨治学的态度,让姚莹铭记于心,终生践行。

嘉庆十三年(1808),姚莹考中进士。次年,就被两广总督百龄聘请入幕。③不久,因与幕主对招降海盗张保一事意见相左,④而抑郁不得志,遂辞别。嘉庆十五年(1810)六月,姚莹主讲香山县榄山书院。榄山书院于乾隆五年(1740)由香山知县李景厚倡建,但未能建成。到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暴煜率乡人何绍禹等捐建于小榄兰田坊”[3]252;嘉庆九年(1804),知县金毓奇倡修。姚莹祖父姚斟元曾经主讲过榄山书院,而姚莹主讲榄山书院时,当年姚斟元的门生闻讯来访,姚莹也得以寻访其祖父的“遗教”。[2]524

嘉庆十六年(1811)春,姚莹应广东学政程国仁聘请入署讲经,⑤与接替百龄任两广总督的松筠结识,⑥松筠与姚莹的叔祖姚鼐有旧交,因此对姚莹颇为友善。姚莹在与松筠的交往中,开始留心域外及边疆之事,视野日渐开阔。松筠在边疆地区任职多年,熟悉边境情况,姚莹时常与其探讨边疆史地知识。姚莹在《识小录》中曾追忆松筠时说:“今大学士松公筠,两为伊犁将军,前后居西北塞外几二十年,身所巡历盖数万里。尝著有《西招纪行诗》《绥服纪略图诗》,志其疆域地制最为详确。余以考诸书,间有不合者,暇日从容以请,公又为剖其是非。”[4]2167由此可以看出,松筠可谓是姚莹留心域外边疆之事的“启蒙老师”。

嘉庆十七年(1812),程国仁任期已满,调离广州,姚莹也受聘从化县令王蓬壶署中,授经讲课。嘉庆十九年(1814)九月,姚莹辞别幕府,离开从化去广州。次年,“石甫以除夕日自粤抵家”。⑦

2.兴修书院

嘉庆二十一年(1816),姚莹任福建平和知县。长期以来,平和县民风强悍,鲜知礼教。姚莹上任后,发动缙绅族长,倡议重修并扩建九和书院,旨在教化百姓子弟。为解决经费来源,姚莹通过“捐输”的方法进行筹集,他要求当地豪绅和读书世家积极参与募捐活动,不给普通百姓增加负担。他身为知县

文档评论(0)

151****18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