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默写失分缘由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初中古诗文默写失分缘由分析

?

?

张美聪

摘?要:面对初中语文中最易得分的古诗文默写题,多数学生失分严重。笔者观察并研究了学生默写失分的原因:分别为添字漏字、错写同音字、字词义混淆、书写习惯差、错用通假字、笔画结构错等。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必须采用系列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古诗文默写的准确率,要教方法强记忆;“反复订正”勤练习;“错字整理”抓落实,寻找失分缘由,从原因出发找到对策。

关键词:古诗文;默写失分;缘由

:G633.3:A????:1992-7711(2020)07-100-1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蕴涵着中华古典文化的精髓,彰显着古人的文化智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推荐了包括《关雎》、《蒹葭》等61篇古今优秀诗文,并要求7至9年级学生能诵读这些古代诗词。然而,笔者就上学期组织的2018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批改情况来看,学生掌握诗词的狀况不容乐观。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杜牧》)

(2)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5)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如《使至塞上》中“?,?”一联,构图有点有面,线条简洁,景象苍茫又给人温暖。

试卷批改完以后发现,这道默写题获得满分的同学为数不多。学生往往会背诵,却在常有错别字,分率不高。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非常简单也很典型的,任课老师在上课与复习时都进行过重点讲解,但仍有同学将“深”写成“生”;记不清“学诗谩有惊人句”的“谩”是言字旁不是三点水;“经纶世务者”的“世”多数人写成了“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落”和“漠”的书写中,三点水与草字头书写错位。

通过对学生平时的听写、练习和试卷中的默写得分情况分析,发现失分原因往往有以下几大类。

一、添字漏字

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对待背诵任务不够认真,掌握不够扎实,导致默写时出现添字漏字情况。《马说》“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而”会在三句话跑来跑去;《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很多同学少默了“之”或“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的“知”与“之”总会少掉一个;《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的“之”会被忽视。由于文言文的篇幅较古诗长了许多,与现代汉语的用法含义又有一定区别,添字漏字的情况一般在课内文言文默写中较多出现。

二、错写同音字

学生在平时的背诵和识记中,死记硬背不理解诗文内容,随口问出就只记住了字音,在考试时凭字音进行书写,往往就错写同音字。“经纶世务者”的“世”被写为了“事”就是没有理解“世物”的内涵,只是想当然的写为“事”。《桃花源记》“捕鱼为业”写作“捕渔”、将“其中往来种作”写作“其中往来种做”、将“遂与外人间隔”写成“隧”;《小石潭记》中将“往来翕忽”写为“往来翕乎”,搞混了“乎”与“忽”的区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无为在歧路”常被写为“岐”。都是同音字导致的书写错误,失去分数。

三、字词义混淆

在背诵过程,学生常曲解古诗文字词的内涵意义,在默写时写上自己所曲解的字词。“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是指春意浓郁,而很多人将其写成了“生”;“云生结海楼”中的“生”被写成“深”,原诗指“生起、产生”之意。这是对“深”与“生”的语义不理解。在《三峡》中将“重岩叠嶂”此处想表达的是山峦重重叠叠连绵不断,而学生却将其理解为山成为了屏障写作“重岩叠障”这是对诗句含义不理解所造成的。《饮酒》“欲辨已忘言”写成“辩”,这是对分辨与辩解词义混淆导致的。《陋室铭》中“惟吾德馨”写成“唯”;《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的“庭”写成了“(廷)”;《关雎》中“在河之州”很多人会写成“在河之(洲)”,都是因字词义混淆。

四、书写习惯差

很多同学书写习惯差,常在书写过程中多一点少一笔造成错字。如《小石潭记》中“水尤清冽”多了一点写成了“洌”、“舜发于畎亩之中”的“畎”少了犬上的点、“蒹葭苍苍”中的“兼”和“蒹葭萋萋”的“萋”少了上面的一横、“宛在水中坻”的坻少了底下的一点、“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茅”少了草字头。

五、错用通假字

在古诗文中有众多的通假字的存在。在背诵时按照所通的字音背诵,如“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见”在背诵时读“现”,于是很多人在默写时就将其写成了“现”。通假字虽然和本字的意思一样,但这是属于误写。且往往会因记忆模糊,将通假字与本字反写:如“窥谷忘反”的“反”

文档评论(0)

139****2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