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毛泽东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理论思考.docx

建国前毛泽东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理论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建国前毛泽东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理论思考

?

?

?

?

?

??

?

?

?

张勇

[摘要]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中,在吸收马恩列斯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作出了深入思考。其主要思想有: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合作经济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的唯一选择;合作社是教育农民的重要组织形式。这些思想成为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重要思想来源。

[关键词]建国前;毛泽东;农村合作经济

K26:A:1672-8653(2013)06-0010-03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思想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业合作化的理论论述和苏联集体化运动的经验;其二是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作出的深入思考。关于前者,学术界研究成果已然不少,但对于后者尚未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本文拟对建国前毛泽东关于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的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从理论体系上进一步完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理论体系。

一、将农民“组织起来”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合作经济

早在1926年12月湖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宣言中,中国共产党人即已提出:“当今的革命政府,其主要工作,我们觉得应当是继续铲尽军阀政治的基础,发展民众的组织”。《宣言》号召湖南农民“要集中于省农民协会旗帜之下”开展谋求自我解放的正义斗争。民众联合的措施之一就是成立农村合作社。大会指出,合作社是“互相扶助、互相救济、以排除互相的不利,而增进互相的利益的组织”。在形式上主要有六种:信用合作社、贩卖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购买合作社、利用合作社,其中前三者是最为迫切之急务。[1]毛泽东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作出了乐观的估计:“假如有适当的指导,合作社运动可以随农会的发展而发展到各地。”[2]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随着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党在农村领导的互助合作运动全面铺开,毛泽东对合作社的认识也逐步深化。在国民党多次对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严峻形势下,毛泽东不再将农村互助合作组织仅仅看作是摆脱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盘剥的民众联合体,而赋予其更多的经济意义。他指出,“在目前的条件之下,农业生产是我们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它不但需要解决最重要的粮食问题,而且需要解决衣服、砂糖、纸张等项日常用品的颜料即棉、麻、蔗、竹等的供给问题。”[3]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农业发展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需要充足的劳动力和耕畜。但由于大量的青壮年参军入伍或因战争逃难他乡导致劳力严重缺乏,而农村动荡不安的局势又致使农业生产中仅次于人工作用的耕牛数量大幅度减少。这些情况表明,单靠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方式根本无法解决战时经济供给的燃眉之急。那么,怎样将劳力和耕畜有效地组织起来呢?受当时“左”倾思想的影响,党内有人主张效仿苏联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按照社会主义的原则在农村建立生产资料完全公有的集体农庄。毛泽东根据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对此观点进行了驳斥。他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还不具备建立国家农场和集体农庄的条件。“有组织地调剂劳动力和推动妇女参加生产,是我们农业生产方面的最基本的任务”。[4]根据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了《劳动互助社组织纲要》、《耕田队条例》和《组织犁牛站的办法》三个文件。互助社和耕田队是为调剂劳动力所建立的劳动互助组织,犁牛站则是为了解决耕牛匮乏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互助组织。上述文件对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中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阶级政策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毛泽东特别重视自愿原则,主张依靠合作社的作用,向群众作详细地宣传解释工作,而不能简单地强迫农民加入。他一再强调:“命令主义地发展合作社,是不能成功的;暂时在形式上发展了,也是不能巩固的。结果是失去信用,妨碍了合作社的发展。”[5]

抗战时期各解放区的互助合作运动自1943开始进入普遍发展阶段,此时毛泽东已在理论上构建起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框架。按照毛泽东关于党领导下的革命分两步走的设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准备。在革命的第一个阶段,“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6]在这里,毛泽东已将合作社经济的性质同社会主义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广泛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他多次强调,合作社是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并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劳动力的全部方针和方法”。毛泽东乐观地估计,几年之内党就可能使“大多数农民都组织在农业生产的和手工业生产的互助团体里面……到了那时,我们的农村社会,

文档评论(0)

186****39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