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保傅》里的教育理念研究.docx

《礼记保傅》里的教育理念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礼记保傅》里的教育理念研究

?

?

李奇儒

摘要:贾谊所著的《保傅》一文,虽是对太子等皇家贵族子弟教育而著,但其所体现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要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教育理念的提升,教育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差别教育以及科学的监管,这也是《保傅》一文所给现代教育的重要触发。

关键词:贾谊;保傅;教育理念;触发

汉承秦制,西汉王国建立之后,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原來的黄老思想已经严重不适合形势要求。而通过叔孙通等人的不懈努力,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逐渐显现。文景帝以来,“深察祸变之故,乃皇天之所以开至圣也。”[1](P1039)在这个时期,儒学纯粹的贾谊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所写的《保傅》,其中所孕育的丰厚的教育经验为后代所继承,并被列入传统的教育经典《礼记》之中。研究《保傅》所孕育的教育思想,对我们推进和发展基本教育均化目标的实现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保傅》的成书渊源

我国非常重视对贵族的教育,在现在所存在的古籍中,《尚书》就较早地记载了许多对皇家子弟的教育篇什,如周公的《君陈》,之后无论春秋战国时期还是秦朝都很重视对贵族子弟的教育,即使秦朝存在很短,其对胡亥等人的法制教育也有借鉴之处。西汉今古文经学之争,也造成了许多伪经的出现。“古必有其说,否则不应有是也。”[2](P309)《保傅》也有可能在这个时期产生。汉昭帝始元五年六月诏曰:“朕以眇身,获保宗庙,战战栗栗,夙兴夜寐,修古帝王之事,通《保傅传》、《论语》、《尚书》,未云有明。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赐中二千石以下至吏民爵各有差。”[1](P83)诏书中的《保傅传》是否就是贾谊所作,争议很大,原因就在于《保傅传》列于《论语》、《尚书》之前,似乎不符合礼仪。但是对照将《礼记》所载的《保傅》和贾谊《新书》中的《保傅》对比,可知两者除个别语句少有乖误之处,基本相同,而且从《保傅》的内容来讲,主要是将夏商周三代和秦朝相对比,而且重点在礼与法的对比上,所以说《保傅》不排除有前代继承的内容,但更应该是汉代人的内容。西汉初年著名儒家以董仲舒和贾谊为代表,“汉朝之儒惟贾生粹学渊识,通达治体。谓元良天下之本,本正而天下定。”[2](P305)而贾谊又有很多法家内容,故而后代学者多认为贾谊就是《保傅》的作者。宋代大儒朱熹就认为“其言教太子、辅少主之道,与谊本传疏语同。当时以列于《论语》、《孝经》而进于君,盖已有识其言之要者矣。”[2](P305)正是基于此,西汉也重视对皇家子弟的教育。《保傅》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经过贾谊等人的整理而成规范的。

二、《保傅》里所蕴藏教育理念

《保傅》一文在对夏商周三朝和秦朝对比的基础上,强调了对太子等皇家子弟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如此,这是对秦朝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西汉初年诸吕之祸等的经验总结。“古者人君即位则建太子,所以明嫡庶之分,塞祸乱之源。”[3](P9152)尽管这些教育观点是出于对皇家贵族的教育,但扬弃其不合理的因素,其孕育的教育理念也是值得借鉴的。

(一)“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2](P412)

《保傅》一文非常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认识到历史经验对西汉王朝实现长治久安的意义。比如通过历史经验总结,对夏商周和秦朝的人性观的总结,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2](P305)”在通过反复对比的基础上,认为秦朝“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尚者告得也;固非贵礼仪也,所尚者刑罚也。”[2](P345)没有正确处理好礼与法的关系,导致了政治的偏失,表现在教育上,就是重视法律,而忽视道德礼仪。导致“虚美熏心,实祸蔽塞”[1](P1039),强调在皇家贵族教育上,要重视历史经验的学习,“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其根本要义就是要解决汉代对皇家贵族教育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包括与郡国并行制度和推恩令不相适应的教育问题,以实现汉朝政权的长治久安。

(二)“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仪,以导习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2](P309)

杰斐逊说得好“道德品行的完善不在于禁欲主义的情感冷漠,而在于各种激情的平衡。”[4](P633)《保傅》一文中,所谆谆教诲者就是强调太保、太傅、太公三公和少傅、少保、少公三少的责任,“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309)而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仪,以导习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2](P309)通过三公三少的道德教育来培育太子等人的道德情操。而且三公三少在太子等教育上也有连带责任。汉武帝时期发生的戾太子事件,如果不是少傅石德“惧为师傅并诛”,支持太子造反,“太子急,然其言。”[1](P1184)就不会发生之后一系列的恶性事件,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选择三公三少的重要性,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4****46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