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职分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

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职分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职分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

先元华吴修洁罗建平沈红

摘要文章以川南地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简述了当前高职院校实施分类教学的必要性,提出“总体把控,分类实施”的人才培养思路和实施途径,通过实施,收到良好成效。

关键词招生制度改革高职高专分类教学研究与实践

:G712:A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6.027

国务院2014年8月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顺应招生制度改革,针对不同生源类别,解决不同“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管理途径”、“人才培养方案”、“质量考核评价体系”等系列问题,形成一套运行顺畅,切实有效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整体方案的高职分类教学研究势在必行。以川南地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省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展研究。

1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施分类教学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之所以有必要采用分类培养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因为:(1)是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分类培养可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2)是衔接多元化录取招生模式的需求;(3)是满足学生多样成才的现实举措,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4)是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途径。

2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分类教学的实施途径

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开展“总体把控,分类实施”教学活动。

2.1科学目标定位,分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1.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科学分类定位

将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5、2016级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共计412名按普高、中职、单招、五年制转入等生源进行分类摸底,对其生源组成、知识基础、人文基础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和数据分析;开展化工行业岗位需求、典型工作任务调查与分析,在充分考虑生源情况的多元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分类制订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见图1。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初步定位于部分普高、中职学生强理论“专升本”或毕业后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或成为企业业务骨干,单招、五年制生源多数愿望强技能,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将学生根据基础知识结合毕业愿望分为通用岗位方向班、高端技能岗位方向班。

2.1.2制订分类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分类培养规格与目标,将应用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上,确立“基础+-N升”型的高职教育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设置各“提升”类型的培养目标及评价标准,分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途径见图2。

2.2分类构建人才培养“基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体系

以“任务驱动”、“问题导向”为手段,围绕应用化工职业岗位(群),对接融入企业职业标准和技能大赛,分类构建“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见图3。图3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以典型化工生产过程为主线,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提供分类教学可选择的课程学习平台,形成专业群平台、岗位群平台、工作岗位方向模块、专业选修课程或分类培养衔接模块选修课程群和通识选修课体系等,并根据分类培养目标进行有效设置和实施,基本框架图如表1。

2.3分类构建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实现“三业互融、四双融合”课程教学体系环境

2.3.1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質量

依托行业协会、宜宾天原集团等行业企业,按照各分类教学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典型化工生产过程为主线,实施“基础+提升”分类实施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措施:(1)普高生源侧重强化专业动手能力;中职生源强化文化基础,技能进一步深化;单招、五年制生源增强动手能力带动专业理论知识理解。(2)普高、中职学生可较多参与“工学交替”、各级技能赛事,单招生、五年制转入生源采取“1+2”现代学徒制、顶岗实习等。

为保证质量,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融合,专业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融合,学生学业与企业事业融合,构建了“三业互融”模式。构建了教学环节双融合,教师结构双融合,学生角色双融合,学生证书双融合的“四双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保障分类教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如图4。

2.3.2教学信息化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遵循人才培养规律,采取建立远程视频教学系统,将企业生产现场融入课堂教学;利用虚拟仿真化工操作系统,可实现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及职业素质的逐步提高。

2.4分类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2.4.1建立并完善配套的分类人才培养管理制度

针对分类教学的实际,建立好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学生“工学结合”、“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学生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二是建立提升专业技能

文档评论(0)

177****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