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融合式高效能教学设计研究.docx

前馈融合式高效能教学设计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前馈融合式高效能教学设计研究

?

?

杨晟+赵洪利

[摘要]高水平教学设计与充分的教学准备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核心,也是很多新任老师面临的棘手问题。本文重点研究了课程知识体系与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的深度高效融合,提出前馈融合式高效能教学设计新思路。

[关键词]教学设计;知识体系;教育理论;教育心理;教学方法

[]G642[]A[]2095-3437(2017)12-0011-04

当今教育呈现国际化、大众化趋势,备课逐步实现平台网络化、方式协同化、更新常态化、模式示范化等新样式[1],无论是“互联网+”还是MOOC、SPOC、翻转课堂等新型高效教学方式,均有一个共同点: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我们需要以国际化视野,不断扩充知识范围,不断突破认知局限性,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解决授课进度与受教育者不同接受能力、有限的教学组织与差异化的教学需求等矛盾。

一、前馈融合式二次备课的提出

教学设计与教学准备是课堂知识传授的关键。[2]需要根据大纲要求和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做恰当的加工,对教学方法做合理的选择,对教学步骤进行科学的设计,并以书面形式表述,以保证高效的教与学。[3]近年来,高校逐步强调知识、技能、人格等[4]多方面教学目标,提倡开放性和创造性备课,并进行课后教学反思,为教学再实践提出改进措施。[5]

高校为不断提高教学效果,陆续提出“反饋式”二次备课。付海伦[4]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对学生接受知识、教学内容呈现顺序和难易程度、教学技能应用、师生互动等情况进行合理优化[6],实现对第一次备课的效果评价和认识升华。胡心红[5]研究了教学反思与二次备课的结合,通过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成与败,以及存在的问题(例如某些知识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某些共性问题比较突出等)[4],修订教学设计,细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方法,精炼素材选择。李忠勇[7]研究了集体备课后的二次备课,指出要遵循普遍规律,兼顾个性差异,通过课后思考,不断提炼教学理念,分析教学行为,审视学生学习过程与心理状况,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孙俊三[8]强调根据教学的认知规律和不同学科的特点,抓住重点,把握难点,针对教学过程进行二次备课。可以说,二次备课是对教学内容等教学要素做进一步改进的再备课,是为引导学生更好学习而进行的高效课堂设计的研究,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知识的掌握,授课质量的提高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每一堂课都是特定知识积累的关键一步,反馈修正式备课可以不断修改完善后续课程,但不能有效弥补初学者的“第一课”,尤其对于新任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讲,在知识体系和授课技巧等方面,尚缺乏较好的实践经验,不适合以“练手”、“试刀”方式进行教学准备。同时,知识的快速更新和教育方法手段的不断变革,也迫使教师处于传递新知识、运用新手段的常“新”状态。为进一步优化和提高备课的质量效果,深化研究和提炼教学规律,笔者提出了前馈融合式教学设计,即基于知识体系与教育理论规律深度融合的二次备课方法。

二、按知识体系进行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

(一)系统全面地进行教学设计

高质量的课堂生成源于高质量的教学设计,备课过程首先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科学构设与有效衔接,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

紧密结合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教学设计覆盖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包含核心内容的精彩解读和涉及知识点的诠释拓展、原理的生动讲解和恰当例证、事件前因后果的阐述与剖析、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等方面,注重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完整性以及内容结构的时代性、科学性,既重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重视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塑造。

系统构思,优化教学过程设计。把教学过程以“剧本”的形式加以具体描述,通过预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教师行为及其效果,从目标设定到环节安排,从教法选择到活动设计,给予全盘考虑,并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效果系统设计、实践进行修正,适时设置情境,关注互动,设计反馈。

注重长期积累与阶段性突破,固化教研成果形成教案。在积累中不断优化教案要素,包括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具和板书设计等各个方面,从实际、实用和实效出发,兼顾继承与创新,突出教学重点,抓住教学关键,突破教学难点。

(二)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强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内核,其科学性、深度广度和前瞻性是高效备课的关键,需要长期积淀、精心准备。

教学内容应围绕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操作指导性和时代先进性。因此,要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立足社会发展和行业领域建设需要,凝练教研领域理论发展的精髓要义,剖析案例、战例和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台前幕后,融入实践实操的教学示范和关键要领,启迪发展改进的动机和思考。同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7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