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烧香文化与龙泉青瓷香炉-明清龙泉窑青瓷香炉鉴赏与研究(一).docx

明清时期烧香文化与龙泉青瓷香炉-明清龙泉窑青瓷香炉鉴赏与研究(一).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明清时期烧香文化与龙泉青瓷香炉

明清龙泉窑青瓷香炉鉴赏与研究(一)

?

?

?

?

?

??

?

?

?

雷国强李震/文

“宋代盛极一时的龙泉青瓷,经过元代至明,有衰退之势。但在明代仍继续烧造,特别在明初,于全国制瓷业中还占有一定的地位。”(注释1)这是2004年,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对明代龙泉窑的评价。随着近年来文物部门对龙泉青瓷窑址考古发掘调查工作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天人们对明代龙泉窑青瓷烧造业发展的历史状况、工艺制作水平以及产品地位及其影响均取得新的认识。特别是2006年9月至2007年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龙泉青瓷博物馆为配合龙泉窑大窑遗址保护规划的制定,联合对大窑枫洞岩窑址进行发掘,获得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对元明时期特别是明代早中期的龙泉青瓷产品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明代早中期产品的分期研究及其性质定位有了重大的突破性进展(注释2)。必威体育精装版的研究成果表明:明初,龙泉窑与景德镇共同承担官窑生产任务,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即为明初奉旨烧造宫廷用瓷的重要窑场之一。

本文为了整理和研究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生产发展的历史与工艺特点,我们将从讨论分析明清烧香文化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入手,然后在吸收近年来关于明清龙泉窑青瓷研究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成果的基础之上,对目前业已出版或博物馆公开展示的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进行梳理,特别是对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珍藏的明初龙泉青瓷香炉作专题考察,并结合笔者收藏的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的部分收藏以及相关标本,对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的生产历史概况、工艺特点以及艺术特色展开讨论与研究,并就此讨教于大方之家。

明清时期烧香文化的社会历史背景

关注中国历代香炉收藏的人,可以非常清楚地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在博物馆,还是在文物市场以及藏家的收藏藏品中,明清时期的香炉的存世量和款式要比宋元时期的香炉多且丰富。究其原因,不仅仅是明清距今,相对于宋元在时间上较近,所以明清时期的香炉的存世量较多,而更为重要的是萌发于先秦,初成于秦汉,成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的中华香文化发展至明清已成广行之势。明清时期的香已走下神坛,迈出宫门,走出书斋而进入寻常百姓之家,成为普通人家开门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酒”之外的第八件日常生活用品。焚香在明清时期已不再是祭祀之礼、文人雅玩、贵族的奢侈享受之物,而是广泛地融入百姓平常生活,成为一种生活与社交的活动方式。所以我们如果要研究和讨论明清时期龙泉青瓷香炉生产历史与制作的工艺特点,就必须先了解明清时期与烧香相关的历史社会的文化背景。

香炉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历史背景格局之中,绝非是一般普通寻常的实用器物。在庙堂之上香炉是祭祀重器,代表着先祖英烈的神灵;在文人雅士的书斋案头,香炉是读书人把玩品香、寄托情怀雅趣的雅玩珍品;在民间风俗生活之中,香炉则是百姓避祸禳灾、祈福求平安心灵寄托之物。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认为,一个时代就有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社会生活。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异,必然意味着社会关系以及相关社会秩序、生活风俗,甚至生活中的使用之物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就明清社会文化制度而言,清代在社会制度及其相关文化建设之上没有什么建树,其社会制度文化大都沿袭明制。所以要想了解明清时期的烧香文化必须从明代相关社会制度及其民俗演变研究入手。

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发展的转型时期,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后的社会以其极具变化特征而被史家所关注。就明代的行香文化特点而言,可以从朝廷制度、文人风尚以及百姓生活风俗三个角度讨论归纳分析。

图1,明初龙泉青瓷绳耳鬲炉,惜瓷草堂收藏。

图2,明中期龙泉青瓷刻花三足炉,惜瓷草堂收藏。

图3,明晚期龙泉青瓷刻花云纹兽足足炉,惜瓷草堂收藏。

图4,明《坐隐图》所绘明代各式香炉。采自明文震亨著,海军、田君注释《长物志图说》,山东画社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一)明代朝廷的用香制度

明代官方朝廷用香制度就其整体而言,呈现前紧后松的特点。明初朱元璋鉴于元末宗教烧香结社而导致民变事发,故明初对宫廷和民间烧香有严格法令规定。如洪武年间,官方对大祀礼仪中,虽然采用古人祭祀制度,用香、烛以达阴阳,上接神明,但罢去“上香之礼”(注释3)。明太祖出于严肃宫闱制度的考虑,在其亲编的《祖训》中明确规定:宫中之人不许去寺观烧香、降香、禳告,违者领送之人全都处死(注释4)。明初这种宫闱严厉的用香制度至英宗天顺年间才有所松动,而到了宪宗时,番僧、道士已有进入宫内诵经、作法以及宫中后妃通过左右之人,向宫外的寺观布施银物钱财的记录。成化元年(1465),每月朔、望,明宪宗都派宦官到白塔寺“奉香烛灯油”,这是明代朝廷烧香活动较早的官方活动记录。明正德皇帝

文档评论(0)

189****9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