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主要用于热毒疮痈的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第1页
主要用于热毒疮痈的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本草纲目》)
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
安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地。
5~8月采取全草。洗净泥土,鲜用或晒干。药材性状:气微,味微苦
而稍黏,以色黄绿、整齐、无杂质者为佳。生用或鲜用。
【历史】紫花地丁首载于《千金要方》,称其为“紫花地丁草”。
其异名有“箭头草”(《救荒本草》)、“独行虎”(《本草纲
目》)、地丁草(《本草再新》)、羊角子(《乾坤生意秘韫》)。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以其治疗疔疮肿毒。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言其“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明确记载了紫花地丁的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作用。《滇南本草》言其
“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多毒症”,其中“破血”之说,
较《本草纲目》之功用主治有所增新。《岭南采药录》较以往本草所
载不同之处在于,认为紫花地丁可“作泻药及吐药”。近代《上海常
用中草药》言其:“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
疔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主治疾病有所扩展。《中
草药手册》载:“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
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鼻出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
从主治疾病体现了紫花地丁除了能清热解毒之外,又具有清热凉血和
清热利湿的作用,较前之本草有了较大的发展。
【性能】苦、辛,寒。主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应用】
一、痈肿疮毒
紫花地丁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之效。《本草正义》誉其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历来为治痈肿疮
毒之要药,尤善治疔疮。
主要用于热毒疮痈的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第1页
主要用于热毒疮痈的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第2页
紫花地丁善治疮痈疔疮,本草收载用法众多。如《本草纲目》引
孙天仁集效方,以紫花地丁草,以白面和成,盐醋浸一宿,贴之,治
痈疽发背、无名诸肿;并引录《卫生易简方》,以紫花地丁根,日干,
以罐盛,烧烟对疮熏之,出黄水,治一切恶疮;或以去粗皮紫花地丁
根,同白蒺藜为末,以油和涂,治瘰疬疔疮,发背诸肿。《千金要方》
以紫花地丁捣汁服,治疔疮肿毒,虽极者亦效。若以之配金银花、野
菊花、蒲公英、紫背天葵,即《医宗金鉴》五味消毒饮。现代临床用
紫花地丁外敷内服相结合治疗蜂窝织炎35例,总有效率为100%[浙江
中医杂志,2006,41(3):170]。
本品清热解毒力佳,可用于多种热毒病证。治热毒喉痹肿痛,
《普济方》以箭头草(紫花地丁)叶,入酱少许,研膏,点入取吐。
治乳吹,用紫花地丁、黄花地丁,以长流水洗净,水熬去渣,熬膏摊
贴,如《惠直堂经验方》地丁膏。《滇南本草》以紫花地丁根,不拘
多少,用新瓦焙为末,搽患处,治小儿走马牙疳,溃烂腥臭。《中草
药土方土法》以紫花地丁与大枫子油、水银、硫黄,合捣外用,治疥
癞。《中草药手册》以紫花地丁、蒲公英、半边莲,煎服,药渣外敷
或用鲜紫花地丁、鲜野菊花,共捣汁,分2次服,药渣外敷或以鲜紫
花地丁、鲜芙蓉花各等量,加盐少许,共捣烂敷患处,治一切化脓性
感染,淋巴结核。《福建民间草药》用紫花地丁水煎服,治实热肠痈
下血。
现代临床还以紫花地丁为主药制成的紫花清热片治疗复发性口疮
162例,总有效率为94.4%,效果显著[北京中医,2006,25(8):
48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