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林业资源现状与造林技术探讨经验分析
?
?
刘利英
摘要:森林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作用。我国的林业资源虽然总量很大,但人均占有量低、分布不均、整体质量差,尤其是人工林。因此,造林技术至关重要。本文对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作了简述,并针对不同地形的造林技术就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林业资源;造林技术
一、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
(一)林业资源概述
从狭义上说,林业资源就是指树木资源,特别是乔木资源;从广义上说,林业资源不仅包括树木、林地,还包括其所在空间内的一切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以及支持这些生物生命活动的自然环境。林业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承担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改善大气环境、消除噪音、保护野生动物、改善局部小气候等多种功能。
按照我国1985年颁布的《森林法》中的分类标准,我们将林业资源分为五大类,即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其中,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属于商品林,用于生产木材、薪材、果品或者其它工业原料经济产品,以获得经济效益;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属于生态公益林,用于保护,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保存各种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
(二)我国林业资源概况
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从数量上看,全国林业用地总面积为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1.63%,森林蓄积为151.37亿立方米。其中,人工林面积为0.69亿公顷,森林蓄积为24.83亿立方米。从质量上看,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为84.73m3/hm2,其中,天然林分3.14m3/hm2,人工林分4.95m3/hm2;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54,其中,天然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55,人工林分平均郁闭度为0.52;林平均胸径为13.8cm,其中,天然林分平均胸径为14.7cm,人工林分平均胸径为11.5cm;林分平均株数为884株/hm2,其中,天然林分平均株数为861株/hm2,人工林分平均株数为960株/hm2;林分针阔面积比为47:57:3,其中天然林分针阔比为40:57:3,人工林分针阔比为72:26:2;林木健康状况好、中、差的比例为42.22%、50.58%、7.20%;遭受病虫危害的林木面积比例为20.09%。
(三)我国林业资源特点
第一,总量多、人均少。根据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位列世界第130位;人均三菱面积0.13hm2,位列世界第134位;人均森林蓄积9.421立方米,位列世界第122位;总体来看,我国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
第二,资源分布不均。我国的林业资源在分布上很不平衡,东西差异较大。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林业资源较为丰富,而华北、华中和西北地区则较为匮乏。而且,林业资源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远离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镇,使得林业资源难以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第三,资源结构不合理。首先,年龄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林业资源存在着低龄化倾向,幼中龄林面积占到66%以上;其次,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所占比例超过了64%,而防护林比例只有13.9%,薪炭林和特用林比例更是低至2.9%。林业资源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我国森林整体功能差,难以发挥应有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作用。
第四,人工林质量低。相比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人工林数量是最多的,总面积约为0.533亿hm2,占所有林地面积的31.5%。但是,由于经营管理的水平不高,人工林地的质量相对较低,三大效益难以发挥。首先,人工林地合格率较低,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合格率在55%到87%之间浮动;其次,人工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只有46.6%立方米,不到天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的一半;再次,人工林分树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不足,生态效益难以发挥。
二、各类地形造林技术探讨
(一)丘陵荒漠地带造林技术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低,在这类地带造林,抗旱固水技术是关键。
1.灌溉技术
第一,渠道防渗技术。采用新型渠道断面和衬砌形式,提高渠系水利用率,从单一防渗过渡到复合防渗。第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通过低压水泵将水从管道送至林地,接末级输水软管灌溉作物。第三,喷灌技术。利用专用设备香水喷到空中形成细小水滴,均匀灌溉。第四,滴灌技术。使用管道系统将有压水以水滴和小谷射流等形式直接为树木根系提供水分和养料。
2.保水剂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保水剂类型主要分为聚丙烯酞肢型(主要成分为丙烯酞胺、丙烯酸钾、水和交联剂,主要特点为使用寿命长、成本高),以及淀粉接枝型(主要成分为丙烯酸盐、淀粉、水和交联剂,主要特点为使用寿命短,但成本低)。保水剂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通过结构特异的强吸水基团,吸收相当于自身质量数百至宿迁倍的纯水,达到保水的效果。
3.固體水技术
固体水,又称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