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集木成林的文化探索.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木+木

集木成林的文化探索

?

?

卜樂

今天我們談文創,其實核心兩個關鍵要素就是文化與創新。文化通常被認為是傳統的東西,在新的潮流面前,很多人覺得有些陳舊、了無新意;而創意大多被理解為純粹的新意與創作、創新,當創意真正依託於文化時,文化創意也就應運而生了,這其實也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文創內在的民族性。

文創背後的自我民族認同

遍觀兩岸四地,台灣的文化創意事業確實走在了前列,在華人社會中堪稱典範,好的作品層出不窮。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台灣就開始意識到文化的重要性,將之列為政府施政的重要政策,由於當時政府在政治上“反攻大陸”的意識形態宣傳,既然遠離故土,所以兩蔣時代更希望在文化上加強“中國認同”,從中華文化總會成立帶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到台灣的《文化白皮書》再到系列文創產業政策的推出,文化的復興與創作被當成是國策來支持推廣,經過三、四十年的時間沉澱,台灣逐漸成為華人世界的文創之光。而在這個過程中,文創就體現出其背後很強大的政治性與民族性,我幼時曾隨家人赴台生活數年,在台接受小學教育,就感受到強烈的文化洗腦,特別是中國傳統文化,而後的台灣很多文化創意作品都能喚起受眾的民族自豪感。

相較之下,在香港,特別是英國殖民統治時代,文創其實一直未被積極鼓勵,這背後有這樣一個簡單的邏輯,港英政府不願意主動培養華人的民族自豪感,在西式文化、文明的宣教中,其實不少港人不認識、不認同自己的民族,自然以原有文化為基礎的文創要發展就困難得多。在台灣、香港同時經濟起飛的年代裡,香港因為少了些文化因素,繼而在文創之路上走得愈發艱難。

也正是出於對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曾經在兩岸三地(內地、台灣、香港)讀書、工作、生活的緣故,才會在因緣際會下成立“木+木”空間,我原先的工作是設計師,而早在成為設計人之前,我已經認同自己的民族,欣賞自己民族的本源與文化,在我17、18歲也就是1980年代末期時,同年紀的香港同學都在崇洋哈日。時至今日,很多朋友依舊在崇拜日本文化之美,其實很大原因在於我們並沒有好好發掘自己文化中優秀的內涵。相較之下,我當時更多的則是開始關注中華文化之美,就這樣在二十年的沉澱中,慶幸自己看到這一點,希望身邊的朋友能夠經由喝茶等方式進一步理解自己的文化,當然茶是一種“工具”,背後的真相則是“美學”,藉由古琴、《黃帝內經》、《易經》、《內經》等折射出來的中華民族的智慧。所以“木+木”的出現就代表著一種對文化的認同,對生活美學的嚮往。“木+木”即是“林”,取“集木成林”的意境,希望聚集志同道合之士,這其中的“+”,就代表著要和別人合作。只有和其他有一致理念的人一同努力,才可將“林”擴大。也惟有如此,方能藉由眾人力量將中國文化宣揚開去。

當然,“林”更是中國人——特別是文人精神上的烏托邦。每一個人到了功成身退之時,就會想到歸隱園林、田野。因此“林”是每一個中國人所追求的地方,是一個夢,是一種寄託與嚮往。之於現代人而言,即使有“園林夢”,也未必能隨時歸隱,其居所可能也頗為狹窄。所以,我們希望通過藉助深蘊傳統哲思的作品,在有限的空間中打造出小小的園林,讓現代人尋到心靈上的寄托,而這個寄託的根源就是“中華文化之美”。

因此“木+木”藉由“茶”等傳統文化精髓,希望大家能夠感知到民族文化,藉由每個人的民族認同感與自豪感,從而能團結在一起,在世界的文化舞台上,我們確實壓抑太久,久居世界藝術巔峰之位的多是歐美文化,獲獎的設計師不是來自於美洲,就是歐洲的德國、荷蘭、西班牙等地,而中華文化的精髓與內涵同樣可以與之並駕齊驅,而非低人一等。因此我們希望眾人都能夠發現中華文化的魅力,很多人不願意做中國人,很大程度上他們認為做中國人“不美”,認為中國塑造出來的文化形象就是“老土”、“落後”,令人卻步。就好比學生家長如果參加學校的“同樂會”,穿著打扮很“老土”,子女可能都不願意他們去,同理,文化也是,推崇自己的文化,不是完全的因循守舊,而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中,找到最好的包裝和推廣方式,內在的精神依舊保存。正如同“木+木”未來希望多多推出一些“產品”一樣,文化也必須要有實際的“硬體”來支撐。今天談到文創,不少人都會舉辦一些茶會、香席、古琴雅集等,甚至是只要有推廣中華文化的地方,幾乎都會搬出這些形式,但文化的內涵是否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表達?除了這些複製化的活動之外,我們更要有實實在在的硬件,相應的茶杯、衣服、生活物品等。就比如一件“茶服”,中港臺很多人都在設計,不少人加入了很多的文化、創意元素,有些好像旗袍,有些又神似日式風尚,究竟茶服的目的在哪裡?而茶服這種代表自己民族文化的服裝是否應該能夠讓民眾更加自信地穿出來,走在大街上,自信展示?這都是需要文創人深刻思考,今天時代不同了,很少有人會穿著唐裝出來,但在那個時代唐裝就是當時的潮服,如同今天嘻哈風、韓風的這些潮服流行,

文档评论(0)

183****9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