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docx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1/NUMPAGES11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科目代码:303)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古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教师请学生举出古人借月亮抒发对亲人思念之情的句子。下列适合的是()。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学中的诗歌意象。选项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本诗主要写作者独饮无知音,邀月为伴,看似自得其乐却不免凄凉寂寥,不涉及思乡思亲之情。选项B,“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作者借月表达自己在农家游玩的不舍,展现出一种闲适、旷达的心态,不涉及思乡思亲之情。选项C,“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出自李煜的《相见欢》,本诗主要写作者无处倾诉的苦闷、孤寂之情,不涉及思乡思亲之情。选项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作者借月表达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与祝愿,契合题干要求。故正确答案为D。

2.学生阅读《朝花夕拾》,学习了阅读散文集的基本方法,教师准备向学生推荐一部自主阅读的散文集。下列适合的是()。

A.孙犁《白洋淀纪事》

B.沈从文《湘行散记》

C.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D.法布尔《昆虫记》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现当代文学作品问题类型判断。选项A是孙犁的小说作品,选项B是沈从文创作的散文集,选项C是美国记者斯诺所写的纪实文学作品,选项D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故正确答案为B。

3.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主题活动,让小组提交阅读交流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A.鲁迅《社戏》

B.刘成章《安塞腰鼓》

C.老舍《济南的冬天》

D.汪曾祺《昆明的雨》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现当代文学作品类型及内容判断。选项A描写了作者年少时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的经历,展现了江浙地区的民俗文化,符合“民俗文化”的主题要求。选项B通过写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来赞美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的民俗文化,符合“民俗文化”的主题要求。选项C刻画了作者对济南冬天天气状况以及自然风光的描述,与“民俗文化”的主题要求不符,当选。选项D在描写昆明的雨的时候,选取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事物,穿插了对昆明风土人情的描写,体现了西南地区的民俗文化,符合“民俗文化”的主题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

4.教师讲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指出两句的意思是交错互补的,请学生找出例子加以体会。下列适合的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D.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修辞手法中的互文。选项D运用互文,译为“将军和都护冷得连弓都拉不开,将军和都护冷得连盔甲都难以穿上”。选项A、B、C均未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故正确答案为D。

5.教学朱自清《春》时,教师讲解“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一句的修辞手法,补充该修辞手法的例句。下列适合的是()。

A.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宗璞《紫藤萝瀑布》)

B.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C.我不像其他孩子那样强壮,而且不能冒险(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D.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中的比喻。选项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紫藤萝花比作流动的瀑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的多与美。选项B、C、D均未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正确答案为A。

6.学习戏剧单元,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在台词中融入唱词、民谣、快板等元素的艺术效果”,举出具有这种特征的作品。下列不适合的是()。

A.孙鸿《枣儿》

B.老舍《龙须沟》

C.魏明伦《变脸》

D.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现当代文学作品文体类型及内容判断。四个选项都是戏剧作品,因此主要依据作品是否融入其他艺术元素进行判断,选项A中融入了民谣元素,选项B中融入了唱词元素

文档评论(0)

咸鱼一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需要资料的联系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