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docx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精选)

(科目代码:303)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李白《行路难》,教师安排学生整理能够表现雄心壮志的古代诗词。下列作品符合要求的是()。

A.曹操《观沧海》

B.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C.杜牧《泊秦淮》

D.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答案】A。

【解析】A项,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雄心壮志。B项,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抚今追昔,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C项,杜牧的《泊秦淮》借陈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吸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D项,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爱情诗,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只有A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A。

2.教学《中国石拱桥》教师围绕“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这一主题,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汪曾祺《昆明的雨》

B.宗璞《紫藤萝瀑布》

C.叶圣陶《苏州园林》

D.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2.【答案】C。

【解析】A项,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主要描写了昆明雨季中的果子、花儿及一些印象较深的事与人,选择这些昆明雨季最有特色的事物,也是最能触动作者思绪的事物,写出自己四十年后对昆明的雨的怀念。B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于1982年5月,当时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C项,叶圣陶的《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知识的科普文章,文章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严谨的写作思路、灵活恰当的说明方法,体现出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通过学习课文,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卓越成就,感受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故当选。D项,梁启超的《最苦与最乐》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论述人生的责任,提出人生在世,必须要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身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故正确答案为C。

3.缺失

3.缺失

4.缺失

4.缺失

5.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举例说明一些字词的使动用法,下列例句适合的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B.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吴均《与朱元思书》)

C.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北朝民歌《木兰诗》)

5.【答案】C。

【解析】A项中,“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B项中,“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向西飘。C项中,“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D项中,“策”,名词作动词,登记。故正确答案为C。

6.教学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握本课学习重点,不恰当的是()。

A.领悟作者人生态度

B.学习本文托物启志的写法

C.感受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D.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

6.【答案】B。

【解析】《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A、C、D三项均恰当,而B项,文章并没有运用托物启志的写法,故当选。D项为易错项,文章通过作者的自解、自慰、自我排遣,表现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品味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乐也属于教学重点。故正确答案为B。

7.学生对“借代”不熟悉,教师用古诗例句来讲解,恰当的是()。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答案】D。

【解析】借代,也叫换名,是指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它强

文档评论(0)

咸鱼一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需要资料的联系我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