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

历史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之前,史官负责对文字材料的归档及档案利用,具有封闭性。春秋晚期以后,封闭的史官制度开始动摇,士阶层迅速崛起,这些饱学之士利用档案典籍编写教材、著书立说、建立私学,使档案典籍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材料所述变化()

A.重塑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B.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铲除了周王朝统治的根基 D.形成了尊崇儒学的社会氛围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变化体现出士阶层文化作用的增强,有利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塑,排除A项;C项表述中,“铲除了”之说过于绝对,且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的主旨是史官制度的变化,士阶层崛起推动文化发展,这无法铲除周王朝统治的根基,排除C项;D项表述发生在汉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冀州(河北)刺史部设立于汉武帝时期,但从西汉后期开始到东汉,冀州(河北)地区时而设立“刺史”,时而设立“州牧”,所辖区域也时有变动,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两汉时期()

区域

出处

常山、真定、中山、河间、信都、清河、魏郡、巨鹿、广平、赵国

《汉书·地理志》

巨鹿、常山、中山、清河、河间、赵国、安平、魏郡、勃海

《续汉书·郡国志》

A.中央集权受到了严重威胁 B.地方机构设置较随意

C.监察权凌驾于行政权之上 D.郡国并行体制长期存在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赵国”“魏郡”等可知,两汉时期地方行政机构既有国,也有郡,而刺史或州牧就是监察或管理郡、国的,说明两汉时期郡国并行体制一直存在,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无法体现中央集权受到了严重威胁,排除A项:地方机构设置服务于专制统治的需要,并不是随意设置,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察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律注重“礼法并用”的立法思想,一方面定下“擅权”“逾制”等罪名,对所有涉及皇帝的犯罪都一律处以重罪;同时,规定“同居相为隐”,即子孙不许告发长辈的罪行,量刑中“准五服以定罪”。由此可知,唐律立法指导思想包括()

①君臣上下贵贱有等②维护了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

③长幼尊卑亲疏有别④渗透了宽刑慎杀的仁政理念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题。时空: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对所有涉及皇帝的犯罪都一律处以重罪”可知,这里的“礼”是君臣上下贵贱有等,根据“子孙不许告发长辈的罪行”说明“礼”是长幼尊卑亲疏有别,①③正确,B项正确;唐律立法指导思想反映了礼法并用,未体现维护国家统一和宽刑慎杀的内容,②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4.13世纪时,蒙古统治者对少数较早投附的汉族军阀、官僚家族有优待,视同“国人”,南方汉族大地主“无爵邑而有封君之贵,无印节而有官府之权”。而广大蒙古下层百姓,要为国家承担沉重的军役、赋税,不少人破产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阶层间流动逐渐加速 B.少数民族统治的社会基础扩大

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 D.民族交流交融的趋势显著增强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的元朝(中国)。依据材料可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世纪时,蒙古统治者上层与汉族上层分子勾结,共同压迫下层百姓,所以材料中学者意在强调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C项正确;材料没有社会阶层间流动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少数民族统治的社会基础扩大,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蒙古统治者对待汉族军阀、官僚、大地主与蒙古下层百姓的不同态度,并不是民族交流交融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C项。

5.明清时期,山东济宁的夜市中有许多手工业产品,其大多来自家庭或者小作坊,比如榨油、木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