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理论研究概述.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共情理论研究概述

?

?

?

?

?

??

?

?

?

陈小荟

摘要: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我国学者对于共情的研究也日渐的多起来,但是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医患关系、心理咨询、以及教师的共情能力等方面。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共情发展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结构和父母的教养方式)、遗传、人格、[来自WwW.L]性别等,并且认为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和家庭结构可能是影响共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共情父母教养方式

近些年来,学术界的学者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青少年的共情的发展和培养。但是,很多关于共情的研究都是在基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可是共情的研究不可能离开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

随着我国心理学的发展,我国学者对于共情的研究也日渐的多起来,并且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医患关系、心理咨询、以及教师的共情能力等方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影响共情发展的各种因素,如: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结构和父母的教养方式)、遗传、人格、性别等,并且认为家庭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和家庭结构可能是影响共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1.共情理论的研究

1.1共情的概念

共情最早是一个哲学和美学中的概念,最早是用德语”Einfuhlung”来表示的。它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劳伯特.费肖尔在其《视觉形式感》(1873)一文中最先使用的。最初德语”Einfuhlung”是表示“移情这一美学概念的”比喻人们把自己的真实的心灵感受投射到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和他人身上的一种现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共情这一概念都是非心理学界关注的。但不可否认,共情这一概念的心理学本质是很明显的,Tichener(1909)是最早用Empathy来代替Einfuhlung的。并且将Empathy定义为”一个课题人性化的过程,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别的东西内部的过程”Egan(1975)认为共情主要有三个成分,分别是直觉、知道为何和评估。将其定义为:作为一种人类的沟通方式,涉及会计到对当事人他们所挂虑的事,并将这话总理解反馈给当事人,使当事人充分的理解自己,并根据这种理解来行事。

1.2共情的结构

下面,笔者将按共情的维度成分对共情的结构进行描述:

(1)共情的单成分结构理论

单独强调共情的认知成分或是情感成分

格塔式心理学家Kohler(1929)是最先强调共情的认知成分的,认为共情是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情感。Hogan(1969)也把共情看成是一种认知成分,他认为共情是“对他人的心理和状态的理解,当事人并没有经历他人的情感体验,因此是一种认知过程”。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Rogers(1957)认为,共情是个体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如同体验自身精神世界一样的能力。Eisenbenrg和strager认为共情是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或将会体验到的感受相似的情绪情感反应。Mehrabian和epstein(1972)认为共情是“个体对感知到他人情感体验的一种情感体验”他们认为共情更倾向于一种社会性情感,具有很大的情感成分。ChristinaCliffordson(2000,2001)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共情的两种成分,得出的结论是:共情只有一个维度,用这个单一维度就可以解释共情的全部。

(2)共情的双成分结构理论

Gladstein于1983提出两成分理论,认为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认知共情指对他人的目的,企图以及信仰的理解,而情绪共情指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受。Feshback(1987)认为共情是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结合体,认知能力指辨明,识别他人情感状态以及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能力指个体的情绪反应能力。Hogan(1969)认为共情是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将共情定义为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的想法,并理解他人的一种情感状态。

(3)共情的多成分结构理论

Decety等(2006)认为共情是在不混淆自己与他人的体验和情感的基础上体验并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感的一种能力,包括情绪共享(affectsharing)、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lking)、和情绪调节(emotionregulation)三种成分,这一定义情调了共情者在共情过程中的角色转换。卡夫卡(carkhulff)和皮尔斯(pierce)对共情的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把这些行为划分为五个等级,认为共情行为包括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帮助性的语言及监理在这些基础上的帮助行为和建议等方面。Gladstein与faldstein(1983)认为共情包括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方面。Davies建议把共情看成多种成分结构的复杂结构,至少应该包括四种成分(四个维度),分别是观点

文档评论(0)

姚启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80后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