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二)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楚人苗贲皇为晋国出谋,楚人伍子胥扶持吴国,晋人百里奚被秦穆公用五张黑羊皮从市井换回,齐人孙武辅佐吴国,楚人李斯被秦王重用。这说明()
A.华夏认同形成 B.诸侯争霸推动士人流动
C百家争鸣出现 D.中华文化吸收外来文化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据情景材料“楚人苗贲皇为晋国出谋,楚人伍子胥扶持吴国,晋人百里奚被秦穆公……齐人孙武辅佐吴国,楚人李斯被秦王重用”,可知材料主旨是各诸侯国纷纷招揽人才,其本质是统治者为争霸招揽人才,推动士人的流动,B项正确;华夏认同是指华夏作为政治、文化实体被各民族认同,各民族有着同源共祖的观念,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百家争鸣是指各阶层、各派别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张,C项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各诸侯国纷纷招揽人才,没有强调吸收外来文化,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到达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的大夏国,他在当地见到了产于四川地区的竹杖、蜀布等特产,得知这些特产是从大夏东南的身毒国(古印度)贩运而来,于是向汉武帝提出从蜀地经身毒通大夏的探险计划。据此可推知当时()
A.北方匈奴威胁尚未解除 B.四川地区是丝织业中心
C.海上丝路已经初具规模 D.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治理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目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张骞提出一条不经过北方,而从西南经古印度到达西域大夏国的路径,据所学知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联合西域国家,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新的避开匈奴的路线,可以判断当时匈奴对北方的威胁尚未解除,对匈奴战争尚未取得决定性胜利,A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到蜀布出现在大夏,而且是经过身毒贸易,只能说明蜀地的丝织业发展,得不出是否为丝织业中心的结论,排除B项;从材料看,从四川到古印度的贸易通道是陆路,排除C项;材料只是说到张骞提出经过西南地区的探险计划,得不出加强对西南地区治理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3.《梁书·何敬容传》记载:“陈吏部尚书姚察曰:‘魏正始及晋之中朝,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尚书丞郎以上,簿领文案,不复经怀,皆成于令史。’”由材料可知南朝()
A.佛教十分盛行 B.清谈之风渗透官场
C.中朝制度瓦解 D.监察制度比较完备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尚书台的官员对行政文书漠不关心,官员崇尚清谈,这说明清谈之风渗透官场,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佛教的发展现状,排除A项;“中朝制度瓦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晋代尚书台是宰相行政机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4.钱穆指出,唐制,中书舍人拟稿,亦由诸舍人各自拟撰,是谓“五花判事”。然后再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就此许多初稿中选定一稿,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然后再呈送皇帝画一“敕”字。这说明,中书省()
A.内部已形成了制约机制 B.具备了辅助决策的职能
C.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D.保证了中枢决策的科学
〖答案〗B
〖解析〗
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唐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从材料可知,诏书由中书省诸舍人各自拟撰,然后由中书令或中书侍郎选定或加补充修润,成为正式诏书,从草稿中选优,中书令具有一定的决定权,最后由皇帝画敕完成,中书省具备辅助决策的职能,B项正确;虽然有“五花判事”,多人各自拟稿,但最后选定者是中书令或中书侍郎,不能体现制约,也不是一种明确的机构体制,排除A项;中书省是皇帝决策的辅助机构,不是限制皇权,排除C项;虽然多个中书舍人参与“判事”,但也不能保证所有决策的科学性,排除D项。故选B项。
5.下表摘自《明实录》中关于明朝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表,该表数据变化反映了()
年份
米麦(万石)
布(万匹)
绢(万匹)
宝钞(万锭)
银(万两)
1430
3979
20.5
94.1
7388.9
32.9
1552
2659
13.3
32.0
2414.4
243.3
1621
2780
12.9
20.6
8.1
755.2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B.政府税种来源较丰富
C.农业经济呈现衰退 D.赋税征收逐渐货币化
〖答案〗D
〖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届湖南省高考预测模拟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信息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湖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届辽宁省名校联盟高考模拟卷(押题卷)(一)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