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研究.docx

大学生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大学生道德需要与道德实践研究

?

?

高凌云

摘要:当前,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层面、社会层面、家庭层面,也有大学生自身道德需要方面的原因,有鉴于此,可以从大学生道德需要的角度入手,激发他们的道德需要,提升他们的道德需要层次,促进他们道德需要的自觉外化,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实践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需要;实践

:G41:A:1001-0475(2016)09-0093-02

一、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道德生活领域中存在着对道德规范的认知与道德践履二者之间的不统一、相互脱节的现象。

(一)高知低行

高知低行就是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比较高,但道德行为能力却相对较弱。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较差,人前人后、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情况下道德行为不一致。比如,在集体活动或有人注意时,往往会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道德行为来,但独处或无人注意时,则往往会做出违背道德规范的举动,不能做到“慎独”,严格约束自己。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还包括考试舞弊、乱丢垃圾等。

(二)知而不行

知而不行就是大学生掌握了较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但却不按这些规范和准则去关照自己的行为。比如,生活中有人需要帮助特别是紧急情况,一些大学生碰到这样的情况虽然知道应该乐于助人,但是基于怕惹事或怕吃亏的心理(如做好事反被诬为肇事者),往往会奉行事不关己,遇事绕道而行,从而使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

(三)知行相悖

知行相悖就是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规范准则了解程度较高,但是其道德行为完全同其所了解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规范准则背道而驰。比如,有的大学生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却实施偏激的爱国之行,大学生都懂得要爱护公共财产,做文明大学生,但图书馆里撕书、标记图书、污损图书等现象屡禁不止;课桌文化和厕所文化满眼皆是等等。

二、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的成因

大学生道德知行不一,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的自身需要问题。

(一)不善于认识和调节自我道德需要

行为学认为,人们行为的动力来自于需要。道德实践作为有目的的活动,必然内含着一定的需要,否则道德实践的动机和行为又从何而来呢?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的去自觉履行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内在要求,[1]它是人们积极从事道德活动的动力源泉。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就是大学生在认识到道德对自身和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前提下,积极学习并内化道德知识,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的意愿。大学生的需要包括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低层次和高层次的需要等。一部分大学生往往比较关注低层次的利益需要,忽视对精神方面高层次的需要。据调查,当前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更需要“钱”、“名”等,对“德”的关注度则不太高。因此,在大学生的需要结构中,道德需要并不占有主导地位,从而道德实践也就没有那么积极自觉。虽然大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认识,但是由于他们尚处在特定的生理心理阶段,思想还不成熟,自身阅历和知识积累有限,容易受到负面因素的干扰,对很多事情看不清、看不懂,善恶是非边界区分不明。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需要还不太善于认识和调节,对于高尚与卑劣、自觉与盲目的需要还没有界限感,对自己的需要还没有一定的控制力,对于满足自己需要的行为方式往往也选择不当。

(二)道德需要层次低

道德需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呈现出他律、自律以及自由的特点。他律的道德需要主要由外在原则规范促发,是低层次的道德需要;自律的道德需要则主要由自身良心促发,是较高层次的道德需要;而自由的道德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道德需要。大学生的道德需要目前整体上尚处于较低层次的他律道德需要,缺乏自觉性。现实中大学生往往持双重道德标准,当他人行为侵犯到自己利益时无法容忍,而当他人行为不侵犯自己利益时则更为宽容,当自己和他人的行为都不符合道德规范时,对自己比对他人更宽容,也就是说,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往往受到利益的驱使;或者道德认知和行为发生偏离,明知道善恶是非,但却不受道德原则规范的约束。这些现象其实都说明,大学生道德需要缺乏自觉性。

须知,道德需要具有功利性,但也具有超功利性。这种超功利性是从其他的行为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道德价值自我实现所带来的快乐和幸福这些“利”,而非物质利益。但当前大学生道德需要的现状就是盲目追求自身利益,比如考试作弊可以带来的“利益”是给竞争奖学金、各种荣誉及未来求职增加砝码。少数人考试作弊损害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但这少数人相对于多数人,比例毕竟很小,由此带来的道德损害平摊到众多学生身上,这种损害由于并不主要针对某个个体,从而大学生对这种损害也就没有特别强烈的感受,于是损害就弱化了,从而大学生的道德评判便失去了“良心”;而朋友之间的欺骗行为,直接作用、损害个体利益,就会引起个体强烈的反抗和抵触,从而在进行道德评判时,大学生的

文档评论(0)

135****08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