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于成龙廉政文化研究的源与续
?
?
近年来,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挖掘整理于成龙为官时期的勤廉事迹,将他出仕前读书6载的著名人文景观安国寺建设申报为山西省廉政教育基地,在运用历史遗产服务文化建设方面作了有益探索。
“为官清廉”成就于成龙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于成龙于明崇祯年间考取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被朝廷任命为广西罗城知县,时年45岁。
罗城当时被认为是边远烟瘴之地,很少有人愿意到这里来做官。罗城经过20多年战乱,既无城郭,也没有像样的官廨。此地民情复杂,有些老百姓因为无法生活,或逃亡,或干脆铤而走险沦为盗贼。同时,瑶族人与汉族人之间由于历史原因,互相仇杀,社会秩序混乱。
有朋友曾劝他不要去,做个清闲的官岂不更好?而于成龙依然从容赴任,给朋友的回答只是简单的“古人义不辞难”,清脆而苍劲。
于成龙到任罗城后并不以艰难为苦,深感自己责任重大。经过实地走访了解情况,他迅速提出两项措施:张榜告示招抚流亡,积极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奏请“宽徭役、疏鹾引”,设法复苏农村经济^经过奖勤罚惰,数年后,罗城面貌大为改观,百姓生活日渐丰盈。然而,于成龙自己的生活却始终清苦,甚至离任时连盘缠都凑不齐。据县志记载“罗人怜公,间敛金钱跪进,云:‘知阿爷苦,聊供盐米资”,他都婉拒。他的亲人来罗城看他,老百姓知晓他没有几个钱,亲人千山万水来一次不容易,又送钱来。于成龙依然拒绝。后来,于成龙因举为卓异而迁四川合州知州,罗人“遮道呼号,追送数百里”。
于成龙还曾任黄州府同知镇守岐亭。岐亭是鱼米之乡,物产丰饶。然而,于成龙依然生活清苦,闲钱多用来接济乡邻,三餐常以豆腐为食,很少沾荤腥。于成龙后任武昌知府,一次,儿子看望他后将要还乡,于成龙为人之父又是大官,竟然没有像样的东西给儿子,只看到厨房里有只腌鸭,便割了一半给儿子带上。老百姓于是编了民谣:“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
于成龙不但自己清正廉明,而且严管下属,铁腕治贪。在黄州上任伊始,他便发出清查庸劣官员的檄文,责令各属“将不肖贪酷官员、昏庸衰志等辈,速行揭报,以凭正章参处”。针对当时贿赂公行、请客送礼甚嚣尘上的风气,他发出《严禁馈送檄》,利用中秋节,从向他行贿的官员开刀,惩一儆百。青县知县赵履谦不顾灾民,敲诈贪墨。于成龙立即把他免官问罪。
康熙二十年,于成龙从“牧民之官”升为“治官之官”。在直隶巡抚与两江总督任内,他把整顿吏治放在首位。他说:
“国家之安危由于人心之得失,而人心之得失在于用人行政。”按清朝规定,总督出门可乘8人抬的大轿,可有仪仗护卫等随从26至34人。但于成龙平时只雇骡车一辆,察访时也只有小儿子跟随,父子二人各带制钱若干枚,沿途投宿旅店,不住官家公馆驿站,很少烦扰各地州县为之张罗交通、食宿等事宜。有一次于成龙到江宁察访,地方文武官员城外迎候,直到日暮不见总督到来。正在众人惊疑之时,巡卒来报总督大人早已单骑进府,众人根本没有想到刚才单骑进城的竟然是总督大人。
在直隶巡抚与两江总督任内,于成龙拒绝为其装饰邸宅,拒受馈赠,谢绝宴请。他根据实践经验,制定了以“勤抚恤、慎刑法、绝贿赂、杜私派、严征收、崇节俭”为内容的《示亲民官自省六戒》,作为地方官员的行为准则。由于他极力反奢倡俭,使“官吏望风改操”,金陵士大夫家尽换布衣不穿丝绸,婚嫁不再用音乐,有的官员减舆从、毁丹垩,豪强猾吏率家远避,世风大为改观。
官至富甲天下的两江总督,于成龙仍是“日食粗粝一盂,粥糜一匙,侑以青菜,终年不知肉味”。江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于青菜”。
“勤政善政”成就于成龙的历史价值
于成龙一生忠于国家、勤勉辛劳、崇尚实千。他能从地方实际出发,创新治理政策和办法,维护大局稳定,创造了卓著政绩,深受朝廷器重,深得百姓爱戴。
于成龙到罗城时,满目榛莽,残垣断壁,盗贼横行,百姓逃亡。全城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数间。县衙为三间茅草破房,他只得寄居于关帝庙中,编荆为门,垒土为桌。罗城地处万山之中,盛发瘴疠,瑶僮狂悍。同来的五名仆从,或中瘴气而死,或因艰苦而逃。他却以顽强的毅力,扶病理政。
于成龍采用“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首先在城乡建立保甲制度,“严禁盗贼”。稍有安定后,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他冒着“未奉令而专征”的政治风险,在全县搞乡村联防,组织乡民练兵讨伐为害城乡的“柳城西乡贼”。与此同时,他积极招募流民,恢复生产,奖勤劝懒。农闲时带领百姓修民宅、建学校、办养济院、筑城墙。他刚柔并济,解决了“数大姓负势不下”的问题,使地方豪强“皆奉法唯谨”。一系列政策推行后,老百姓生产积极性逐渐恢复。
于成龙勤政善政,敢于革新除弊。他时常轻车简从,穿梭田间,问询疾苦,察吏安民。他赴任江南,入境即“微行”访于民间,面对“州县各官病民积弊皆然而江南尤甚”的状况,很快颁布《兴利除弊约》,开列了灾耗、私派、贿赂、衙蠹,旗人放债等15款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