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元青花特展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docx

上博元青花特展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上博元青花特展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

?

?

?

?

?

??

?

?

?

福建?卢增文

元月中旬,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组织会员赴上海参观百年不遇的元青花特展。这是上海博物馆建馆60周年的甲子大庆之作,集国内外众多机构元青花瓷器收藏之大成,展品包括来自伊朗、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以及国内文博、考古机构的收藏,参展机构30余家,总数90余件,几乎囊括了国际上最有名气的元青花瓷,这些国外的藏品基本上是首次来到中国,有的甚至是首次公开亮相,可谓是百年不遇、千年等一回。观展时的那种喜悦和震撼,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既为我们祖先留下如此美艳绝伦的作品惊讶万分,也为这批海外游子首次回到祖国的怀抱而百感交集!

我们研究会是研赏把玩、收藏传承、交流培训集一处的民间社团,我们不可能像考古专业机构那样去研究一件古代艺术品,但是我[来自Www.L]们在品赏的同时,会对一些带学术性的问题进行一番思考和分析,通过学习和积累,提出各自的独到见解再不断交流,让真理从模糊走向明朗。当我们有了一定鉴赏体会后,在专家学者的辅导和指引下,不断朝纵深探索。在心平气和地品鉴和欣赏中学习,是一件多么惬意的快事!下面,我就此次到上博观展的感触和体会,抛砖引玉,谈谈一些不太成熟的拙见,望各位专家和会员同仁指正。

景德镇生产的元青花至今已有超过650年的历史,真正开始系统认识和研究它,只有60年时光。元青花从生产伊始主要作为贸易商品传播海外,国内留存的数量十分有限。过去偶尔发现的元青花被当做明代产品,甚至被认为是清代康熙时期的产品,这种过失曾出现在早期文博机构当中。直至1952年出版的《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宫博物馆所藏的一组中国瓷器》和1956年出版的《阿德比尔寺收藏的中国瓷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元青花概念,这个人就是美国华盛顿弗利美术馆的学者波普博士。上世纪60年代中国元青花研究仍然是沉寂的,仅见冯先铭在香港《艺林丛录》上一篇短文介绍了元青花造型与纹饰。从70年代开始,元青花才逐渐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的热点。至如今,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随手都能找到有关元青花的大量资料,鉴赏、研究这一瓷器类别已经不是某些专家们的专利了,广大爱好者沉浸其中,有不少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面世。

比如,元青花的胎土成分一改唐宋以来的单一瓷石,加进了高岭土,提高了氧化铝的含量,使大件器型的耐热度提高,成型度好。现在有新的研究推翻了二元配方,经过实验,提出元青花是三元配方,增加了釉石的成分。二元配方也好,三元配方也罢,元青花的胎到底呈现一个什么样的目视特征?较粗松,有气泡,有火石红,但不少重器的器底仍无法表现出这些特征。此次上博元青花特展,就向我们提供了这样大量的不确定性藏品。

我们知道,装饰是元青花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元青花最具魅力的地方。展厅内,那只著名的标准器盘口龙纹瓶、创世界拍卖纪录的鬼谷子下山罐、伊朗的凤兽穿花四系扁方壶、英国的雉鸡竹石花果纹盘、日本的昭君出塞图盖罐等重器,纹饰之美妙,发色之幽蓝,简直妙不可言。有研究表明,宋元时代中国北方的磁州窑和南方的吉州窑在釉下彩技术对元青花产生间接或直接产生影响。看着眼前的件件精品,真正理解了什么才是苏麻离青钴料、何谓高铁低锰、何谓重笔下凹、何谓黑铁斑加锡光。同时,眼前的真实又让人生出疑问,同是至正型元青花,为什么呈色各有千秋?为什么同为大器,国外的藏品绘画精细,发色一流,而国内的藏品却绘图多有晕散,发色欠佳?有专家说,这与烧造时的窑温、器物窑内摆放位置有关,真的是这样吗?有研究成果提出,钴料易晕散,故一般只适合绘植物和装饰图案,岂不知展厅中的多数重器从鬼谷子到蒙恬将军,从王昭君到雉鸡竹石图,清秀典雅,惟妙惟肖。所以,事实说话,器物说话,不能想当然,不能推论、估计,那不是我们提倡的治学之风!

多年来不少重量级的学者对元青花的出现认为“突然成熟,横空出世”,没有成长期,就像婴儿一蹴就到了成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由是只看到成品,没有初创和逐渐完善的过程。那么我请问,今天到场的各位,你们相互见过对方的婴儿期吗?只能是元青花的快速成长的原因你还没有找到而已。有很多事物是不可比的。资本主义两百年发展到今天这般模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变化让全世界大吃一惊,这个快速是它内在和外在的一系列要素决定的,不能按美国的成长速度来套中国,延安是延安,西安是西安。某些研究人员为什么不好好学一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呢?

不少人都认为,元青花的成型工艺是模印分段粘接,这因为大件器的胎土配方不允许直接手拉坯成型。那么我要问,展厅里不少拳头大小的小型器也分段粘接,这又是为什么?就连鸡蛋大的鸟食罐腹部也有接痕!这是工艺要求吗?那又是为什么?所以搞研究,特别是当代人研究古代人,切忌闭门造车,切忌绝对化,要充分考虑事物的多样性

文档评论(0)

186****79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