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单元六 心身疾病 教学课件.pptxVIP

《护理心理学》单元六 心身疾病 教学课件.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理心理学

单元六心身疾病

目录任务一心身疾病概述任务二常见的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01心身疾病概述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二)心身疾病的特点(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显的病理生理过程。(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和情绪反应有关。(4)生物或躯体因素是某些心身疾病的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往往起“扳机”作用。(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一)心身疾病的定义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及范围心身疾病可按年龄来分类,如成年人、儿童;按学科分类,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皮肤科等;按机体各系统疾病分类,如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由于学者的观点及概念不一,心身疾病范围数据差异很大。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不尽相同。调查一般人群中,曾有过心身疾病症状者,占了3.6%~60%,显然差距太大。(一)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二)心身疾病的范围

三、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11.情绪与心身疾病2.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一)心理因素2疾病的发生、发展不仅与自然因素有关,而且也受社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与社会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活文化环境有关。(二)社会因素31.躯体疾病引起患者的心理反应2.躯体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影响神经系统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心理活动(三)生理因素

四、心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一)诊断原则1.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2.心身疾病的诊断程序(二)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心身疾病应采取心身相结合治疗的原则。但对于不同疾病有所侧重、必须重视和采取适当的心理治疗。(三)心身疾病的预防心身疾病是由心理、社会因素和生理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的,因此,在心身疾病的预防也要注意心、身两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心理卫生应成为心身疾病预防的重要内容和措施。

02常见的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一、原发性高血压(一)心理社会因素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慢性应激2.人格特征3.婚姻状态4.不良行为因素(二)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反应原发性高血压常常是隐匿起病,高血压早期血压可在正常与异常之间波动。(三)高血压的心理护理措施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的行为特点和相关环境因素对高血压病的影响,纠正不良行为,改善环境因素,以消除紧张情绪,使高血压得以缓解。

二、冠心病1.压力因素2.情绪因素3.人格因素4.行为因素(一)心理社会因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对诊断和症状的反应2.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心理反应3.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期心理反应(二)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1.患者教育2.指导患者进行行为矫正3.要充分发挥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和作用(三)冠心病的心理护理措施

三、糖尿病11.心理社会因素2.人格特征(一)心理社会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青少年发作的糖尿病病情波动性更大,对饮食和药物治疗的要求更为严格,这对成长中的他们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身患糖尿病,影响了他们与同龄人的交往,妨碍了他们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二)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反应3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2.改变行为方式3.支持疗法的应用(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四、消化性溃疡(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1.健康教育2.指导患者矫正不良的人格特征(一)心理社会因素在消化性溃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心理应激因素2.人格特征

五、恶性肿瘤11.情绪因素2.人格特征3.行为因素(一)心理社会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的影响21.休克—恐惧期2.否认—怀疑期3.愤怒—沮丧期4.接受—适应期(二)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反应3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紧张压力,调整情绪状态,尤其注意正确识别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反应,并给予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三)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

文心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