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学课件.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十二章

吟咏诵读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yújǔ)。

第三章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有所成就,四

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

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顺从

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

资料链接

孔子少时贫贱,长大后曾为小吏。

15岁时,立志于学。

三十多岁,通晓六艺,实行有教无类,收徒讲学,打

破了学在官府的惯例。(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35岁离鲁适齐,约两身后返鲁。

51岁时任官。

55岁以后率弟子周游列国14年,光后至卫,陈、曹、

宋、郑、蔡等国。

68岁归鲁,73岁卒于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第三章来看,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十五到四十岁:学会领会

五十、六十岁:安心立命、不受外界左右

七十后:主观意识和做人规则融合为一

内容主旨

这十二章语录主要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

的方法和修身做人的道理,意在启迪我们:

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度格的方恶,做人要应胸

开阁。意卤坚定,理想远友

请从《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一则送给你认识的人,说明理由。

示例1:我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送给

我的两位好友,希望你们也能像这句话一样,学习别人长处,扬长避短,不骄傲,

不自傲,加以改进,在此,我忠心地希望你们可以在学习上有进步,找到适合自

己的学习方法,加油!我们一起协手向前!

示例2:我要把第十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送给我的小

学同学,因为时光就像眼前的流水,滚滚流逝,不再回头。孔子要表达的是让我

们珍惜时间。平时的你上课会开些小差,违反纪律,希望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珍惜每一秒钟,做一个阳光、积极的好学生,祝你考上理想的高中。

“字”圆奇说——“仁”

万物生灭、斗转星移,五千年曾经的沉沦时刻,人事都已不在,但如同竹册

上的个个细小文字,印着岁月的磨痕,在时光的考验中,留存了下来。

“仁”,是大写的。那“仁”是什么?

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的欢乐;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的三连问;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清贫;

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悠哉;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谦虚;

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豪

情;更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的干练总结。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赵普对《论语》的膜拜和实践。在《论语》的墨香书

册里,埋着一颗金色种子,只等着世世代代的读书人去用思想为它浇灌,用青春

为它濡养。就在种子成长为大树,发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时,那个曾用思想、用

青春去照料它的人,也向社会闪耀着思想的光辉。那就是“仁”,就是当初那颗

种子。

“仁“啊!自从遇见了你,我的生活打开了一窗明媚的春天,即便面对萧瑟的

秋风也不再寒冷!

“字”从遇见你——说

我想选择的字是“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字,这是一个通假字,同“悦”,

意思是愉快,愉悦。

这句话出自《学而》,主要讲了学习和做人的道理,从这个字我联想到孔子按

时温习知识,映着微弱的灯光,周围是一片漆黑的夜,手上却奋笔疾书,沉浸在这

其中乐此不疲的画面,给人一种平和的感觉。

人们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本身就很苦,但孔子却

能尝出其中的“香甜”,这已足够说明孔子的认真好学,他从学习中感受到乐趣,

再将这乐趣浓缩成知识的精华,传授给他的弟子。在这同时,孔子也为自己的能够

文档评论(0)

乐毅淘文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2113104600004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